下雪了!今天早上一起来,就发现窗外已经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这应该是鼠年的第一场雪,真心地希望这场雪能把一切疫病带走,让这个世界回归正轨,不要再出现那么多生离死别的悲剧。
雪在中国人的眼中,不仅是冬季所独有的一道靓丽景观,它还象征着丰收,而冰雪的寒冷往往也能令病菌消失无踪,为世人带来一个更加洁净的世界。正因如此,历朝历代都不乏文人墨客为赞美冰雪而写下名传千古的诗句,譬如李太白的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就是其中的翘楚。而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首小令,虽然不如诗仙的飘逸和雄浑,却别有一番滋味。
采桑子纳兰容若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这首小词是清朝大才子纳兰容若的得意之作。在开篇处,诗人就写出了世人喜欢雪花的两种最常见的原因。有的人喜欢雪花在空中飘飘摇摇的曼妙身姿,因为这时的雪就像是来自天上的白色精灵,为这个世界平添了几分素雅之美;有的人只是单纯的喜欢冰雪的寒冷,因为不经一番寒彻骨,又怎么会出现君子的傲视之姿?
但本诗的作者却用“非关癖爱”这四个字,表现出迥异于常人的审美观点。我并不是因为雪花的冰寒和悠扬的身姿而对它们青眼相加!这样的说法是诗人的故作清高,还是别有原因呢?
既然诗人明确表示上述两种原因不是他喜欢雪花的初衷,所以在接下来的词句中他给出了自己的原因,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本句中的“根芽”本意是指植物的根苗,在这里不仅代指根本原因,还与“花”字彼此呼应,也算是一语双关。
人间的富贵花本应是指牡丹,其典故出自《爱莲说》,“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但在这里应该是指与牡丹一样的寻常花蕊。一般的花草,即使是花期最短的昙花,也会绽放三、四个小时。而雪花却只存在于从天空到地面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一旦落地,它就会和大地混为一体。雪花的生命虽然短暂,但却为人世间带来了丰收,带走了疾病,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怎么会不被诗人所喜爱呢?
飞雪的美丽和无私早就被世人所熟知,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会去怜惜这个冰冷的小精灵呢?于是诗人接着写到“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遥想当年,谢道韫堪称是你的知己,但自咏絮才女之后,又有谁能真正了解在天涯漂泊的你呢?
在这两句诗词里,诗人借雪花自喻,用“谁能惜”写出了知音难觅的遗憾,而“天涯漂泊”四字既描绘出雪花的悠扬之态,又暗示了孤身漂泊时的无奈和凄楚,为下文做好铺垫。
天涯迢迢,万里悲歌,所以诗人用“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为这首词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结尾处,诗人借景抒情,把自己想象成是天涯漂泊的雪花,在胡笳声中,踏着冰冷的月光,来到塞外,欣赏万里西风卷黄沙的壮丽景色。塞外万里沙海,人烟罕至,与上句的“谁能惜”相呼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单与寂寞。而“寒”和“悲”则代表了他内心的哀怨。
静阅闲话
纵观全词,上阙叙述了诗人喜爱雪花的原因,通过雪花和“人间富贵花”的对比,刻画出雪的高洁与无私。而在下阙中,诗人则以雪喻人,使自己化身为天涯漂泊的飞雪,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苦闷。
在这首词中,最经典的句子莫过于那句“不是人间富贵花”了,既写雪,又喻人。纳兰容若是康熙朝权臣明珠的儿子,母亲又是清朝的皇室贵胄,可谓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贵族子弟。但生于富贵乡的容若却偏偏不喜欢功名利禄,而是在诗词的海洋里流连忘返,所以说这句诗正是他对自我的评价。
参考资料《饮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