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很多人告诉你要读红楼梦,但这篇文章把
TUhjnbcbe - 2024/8/28 17:27:00
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哪怕是最不喜欢读书的中国人,也逃不脱一本叫做《红楼梦》的书——它不仅仅是学生的课外必读书目,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绕不过的高峰。可现在很多人对它颇有怨念:

“太枯燥太晦涩,连第一回就劝退了。”“动不动就来一首诗,赤裸裸地在挑战我的文学素养。”“不是谈情说爱,就是生活琐事,平平淡淡,有什么好看的?”“人物关系太复杂,感情线太磨叽,都十几回了男女主还没表白。”“贾宝玉不就是一中央空调吗?搞不懂姑娘们为什么会爱上了这样的渣男?”……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为什么要读《红楼梦》?”

如果单纯地从阅读自由的角度来讲,你可以不读《红楼梦》,这不耽误你赚钱、成名,甚至不会妨碍你拍《红楼梦》电视剧,做《红楼梦》综艺。

但读了以后的人表示:“读了,便开拓了一个世界。”

就连毛主席这样的伟人都说:“作为一个中国人,既然有阅读能力,不可不读红楼梦。读一遍也不行,至少看三遍,不看三遍没有发言权。”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讲?

一笑不会跟你说大道理,也不会用“这是高考要考的”、“教育部规定要读的”这样的理由来“强压”你,我只讲三点《红楼梦》实实在在的好处。

《红楼梦》是了解传统文化的宝库,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先问个问题:“现在的古装剧为什么难看?”

最主要的,是没了传统文化的“古韵”。

最容易被吐槽的就是服化道。“欧化”、“韩服“、””“倭风”、“丧葬风”……就是搞不清楚什么才是咱们真正的汉服国风。最离谱的就是《新红楼梦》,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旗号,给贾府的小姐夫人们都整了一个铜钱头。

要知道,贾府原型就是曹雪芹的曹家,曹家家主可是世袭江宁织造,管理着当时全世界最高端的服装以及原材料的生产销售。你让一个香港理工学院高级摄影专业的来设计《红楼梦》的服装,他专业不对口,知识储备不够啊!

再说剧情。什么小姐公子、公主王爷,开局不到10分钟,男女主就抱在一起在空中转圈圈,狂撒工业糖精——你当古代礼教是摆设啊?正如《红楼梦》中贾母批评的那样:

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是佳人?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出生于官宦世家,经历过诗书礼仪的熏陶,有过钟鸣鼎食的生活,才能把传统贵族之家的日常写得活灵活现。相比之下,现在的古装言情剧,就是网友奔现影楼版。哪怕是所谓的豪门大户,却连基本教养都没有,演员一副扑克脸演完全片——你看看《红楼梦》里的薛蟠,人家才是真正的霸道总裁,但也懂得在母亲、妹妹面前做小伏低,在朋友相聚时插科打诨,见长辈时谦恭有礼。

正因曹雪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具备丰富的学识,也有着敏锐的感察,他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礼仪、风俗、建筑、医药、饮食、绘画、游戏等进行了广阔而深入的描写。在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因此,百度百科上给它的定义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鲁迅也曾说过: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红楼梦》一书覆盖面之广、涵盖的内容之丰富,在中国古典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都是无与伦比的。

《红楼梦》甚至还催生出了一门“红学”,与敦煌学、甲骨文学并称中国三大显学。(这个以后咱们专门再聊)

《红楼梦》是学习语言写作的范本,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诞生后不久,在文人间就有了“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终于造就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神话构架、人物塑造、文字风格、叙事手法、观点运用、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平行对比、千里伏笔,曹雪芹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并远远超越时代。

鲁迅曾这样评价《红楼梦》:

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那文章的旖旎和缠绵,倒是还在其次的事。

如果你对人物塑造、文章结构等无感的话,你至少可以看到:在《红楼梦》中,还融入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对联匾额题词等,包含了各种文学体裁,而且里面的作品也符合人物个性和水平,值得细细品味。

其中,香菱学诗一段,简直就是一篇《古诗创作入门》。

香菱学诗,并不是先从格律语法学起,而是基于兴趣,通过有选择性的多读诗,先感受诗歌的美,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然后才开始创作。

在她学诗的过程中,林黛玉巧妙的分阶段教学,也是非常科学合理的——这个咱们也放在后面再细说。

还有,在《红楼梦》中,光是看对话,就能辨别出是哪个人物。不同的人哪怕说同一件事,也具有各自鲜明的个性。——这也是最直观的体现曹公文字语言功底的地方。

所以,现代作家王蒙才感叹道:“(《红楼梦》)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

《红楼梦》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南,中国为人处世的智慧结晶

毛主席还曾说过:“每个高级领导干部都要读《红楼梦》。”为什么?

因为《红楼梦》也是一本人情小说。要了解中国人,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人情世故,《红楼梦》是一本生动而直观的教材。

曹雪芹不仅立足于人物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写出了人物性格的生动多样,而且在揭示人物交往的隐秘动机、探究人物的可能心理,在对人性、人的思想情感认识体验上,达到了从未有过的深度。

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沟通说话的技巧、礼尚往来,请人吃饭等等,我们生活、工作中需要处理的事情,《红楼梦》中都写到了。

你是基层打工者,可以看看贾芸、小红、刘姥姥是怎么做事、求人的;你是中层干部,可以参考平儿、鸳鸯如何顾全上下、灵活施为的;你已是高层领导,那就学学王熙凤、贾母的管理之道。

还有薛宝钗的思虑周全、贾探春的敏锐眼光、贾宝玉的细心体贴……你可以用自己的经验去理解《红楼梦》,以《红楼梦》的案例去启迪自己,相信每一次“经验交流”,都能带给你新的收获。

哪怕是你现在还看不明白里面的“弯弯绕”,只要你记住了里面的故事,随着你阅历的增长,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很多问题,你都可以在《红楼梦》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真不是一笑忽悠你看《红楼梦》编的说辞。

例如书中第一回就出场的贾雨村,本来做上了知府,不到一年就被革职,但他并不因此灰心丧气,一边游山玩水一边找工作。一听到林如海家要请个教书先生,立马找关系应聘,而且在林家做家教做了一年多。

一个做过市委书记的人,去省盐务局局长家做家教,有几个人做得到?

贾雨村这么“忍辱负重”,还不是看中了林如海这个巡盐御史的人脉关系?

所以,后面林如海才会替贾雨村写信走贾政的门路,“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

这段故事就告诉我们:

失业不可怕,不忙再就业,遇到好平台,放低身段先入职,结交贵人好借力。

——书中还有更多的案例,咱们以后慢慢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红楼梦》就像一座大山,许多人在看见它的雄伟后便止步不前。可登上这座山峰,你才能感受到你收获了什么。

其实,读《红楼梦》的门槛并不高。

阻碍你的,不是它诗词歌赋里包含的文学知识,也不是于它细致铺述中带来的平淡琐碎,而在于你能不能静下心来。

所谓经典,就是无数人用他们的经历挑选过的结果,我们只需要跟着前人给我们开列的书目,读就好了,免去了我们试错的时间——这已经是一条捷径了。

如果穿越历史保留至今的文学经典都无法让你凝聚目光,那么昙花一现的流行文学又能给你带来什么?

在这个浮躁的年代,你总得有一些厚重的积累,为自己打底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很多人告诉你要读红楼梦,但这篇文章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