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房煜
题图
虎嗅,拍摄于3月19日,一位老大爷刚从附近的菜市场买完菜
前有“王卫卖菜”,今有叮咚买菜。
在上海,如果你是经常买菜回家做饭的上班族,那你很可能听说过或用过叮咚买菜。这家成立于年4月的公司,最近半年在零售业迅速蹿红,已经获得了高榕资本、今日资本、红杉资本等著名VC机构投资,估值超过百亿元。虽然,它目前还没有走出上海,是一家靠个前置仓支撑、采用送菜上门模式的创业公司。
上海是生鲜市场竞争最激烈的城市。这里不仅有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这样的大型商超,也有盒马鲜生、永辉超级物种这样的新业态。
但是在“买菜”这件事上,大中型城市因为其超大的体量以及庞大的人口数量,反而最不容易实现高效率。特别是那些刚有小孩的白领家庭,他们需要在保证品质的情况下,干净利落的解决买菜做饭这件事。
叮咚买菜采取线上APP下单,线下29分钟免配送费起送的模式。根据海通证券的调研报告《社区新零售,叮咚买菜的案例分析》,叮咚买菜APP上,其中蔬菜类约余种、豆制品40余种、水果余种、肉禽蛋~种、海鲜水产不到种,其余均为调味品、零食干货、生活用品等非高频产品。从这个结构可以看出,蔬菜种类是APP上获取用户的核心品类,其次是肉禽蛋,这两者相加基本可以满足做菜时的荤素搭配,其它品类也全部围绕厨房做饭场景。
这个模式被投资女王徐新称为“APP+菜场模式”。今日资本的徐新投过不少生鲜项目,对于生鲜赛道有着杀手般的嗅觉。所以,去年年底,当她出现在叮咚买菜供应商大会亲自为叮咚买菜站台时,业内对这个创业项目不得不多了几分重视。
今日资本和红杉资本都是叮咚买菜的投资方,除此之外,有一家机构连续参与了叮咚买菜从天使轮到后来的投资,那就是高榕资本。而发现叮咚买菜的伯乐,据说就是陈耀昌。这位高榕资本合伙人、前沃尔玛中国区总裁在年6月发现了叮咚买菜,他在公开演讲中表示:“在了解叮咚买菜的情况后我很惊讶,从复购率等数据上来看,它的数据比我想象中好很多。”据了解,叮咚买菜周人均单量超过2单,周复购超过52%。对于一些周末才做饭的上班白领,意味着他们双休日都会在叮咚买菜下单。
不仅是复购率,生鲜商品难做,原因就在于高复购同时有着高损耗。公开数据显示叮咚买菜损耗只有3%,而大卖场中生鲜经营最好的永辉,损耗一般认为是4%。
陈耀昌作为前沃尔玛中国区总裁,早就意识到大卖场流量见顶的问题,他一直在寻找下一个“新大陆”,叮咚买菜的生鲜前置仓模式,让他眼前一亮。
从用户角度看,在美团和京东到家还没有聚焦、发力蔬菜这个品类时,现在叮咚买菜的商业模式和盒马、每日优鲜都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生鲜+配送到家。每日优鲜做前置仓模式更早;而无门槛配送,可以说始于盒马。既然如此,模式上并非独家首创的叮咚买菜,为何现在会受到业内的格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