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财经·互联网组原创/出品
作者
周一
编辑
夏益军
年,全球知名的IT研究咨询公司Gartner提出过一个著名的理论——技术成熟曲线理论。它提出一项技术的成熟有五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过热期、幻灭低谷期、复苏期和成熟期。
二十年间,互联网电商就完整地走过了这五个阶段。年,由于资本疯狂追捧电商行业,导致资本过热,但彼时的技术及产业链生态,难以支撑起资本的愿景,最终迎来年的互联网破灭潮。但时隔几年以后,互联网电商开始复苏,跑出阿里、京东、亚马逊诸多电商王者。
与互联网电商类似,VR也曾经历过“破灭潮”。年曾被很多人誉为VR的元年,这一年,曾有实力比肩苹果手机的HTC,日本大厂索尼、任天堂纷纷押注VR,但大动静却没有激起大水花。
VR产业经过7年时间的沉淀,眼下正在走过幻灭低谷期,进入复苏期。IDC数据显示,年年底,Meta(原facebook)旗下的OculusQuest2销量突破千万。VR产品突破千万,被不少人认为是行业开始复苏,迎来拐点的一个标志。
本质上来说,这一轮复苏同样是由互联网公司推动主导的。除了在VR领域深耕已久的Meta,字节跳动也在加速布局。去年,字节花了重金收购排名靠前的Pico,并定下年销售量破百万的目标。此外,还有爱奇艺、华为等诸多互联网企业躬身入局。
一方面是资本及大厂的纷纷入场,另一面是元宇宙概念、Web3.0概念此起彼伏。那么,这一次是VR的真“元年”,还是又一次昙花一现呢?
/01/
字节、Meta掀起大厂VR争夺战
在互联网行业,内容是最容易被颠覆的赛道之一。百度靠着搜索引擎,颠覆了三大门户网站时代,字节靠着智能推荐算法,又颠覆了百度的PC时代。可以说,每一轮技术的变化,都对互联网内容的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
既得利益者们深刻明白,自身是如何颠覆老一辈巨头的。眼下VR行业的再一次复苏,便是内容行业的既得利益者一次居安思危,早早下场开始谋篇布局,在敌人看不见的同时,再一次建造自己的壁垒。
放眼全球互联网行业,字节跳动与Meta是内容领域的王者,同时也是VR布局的主力军。
以字节跳动为例,年,字节以90亿元收购VR品牌Pico。Pico的实力不容小觑,不仅成立时间早(年),其创始人周宏伟更曾是歌尔股份()的副总裁,歌尔股份是TWS、VR行业的代工龙头,在制造方面有着深厚的技术经验。
从字节的动作来看,其内部也十分重视VR这个项目。根据《晚点LatePost》报道,字节跳动接连抽调开山功臣坐镇Pico,西瓜视频负责人任利锋,综艺负责人宋秉华、抖音娱乐总监吴作敏,均即将转岗至VR产品Pico。
与字节跳动类似,Meta同样是通过收购VR品牌入局。不同的是,Meta的布局要比字节跳动早上许多。年,mate成功收购Oculus,此后经过多年的研发,相继推出Rift系列、Quest系列等多款产品。
在全球顶级互联网企业的涌入的背景下,VR的国内销量在去年四季度迎来一轮新的爆发潮。根据媒体报道,京东今年一二月份VR一体机的销量同比增长了%,仅一季度销量就已经达到去年全年的50%了。
而在全球市场,Meta旗下的Quest2表现更是抢眼。年推出Quest2的销量已经超万台,在全球市场的市占率更是超过80%。在很多业内人看来,单一品牌的销量突破千万,一定程度上说是VR发展的拐点。背后的逻辑类似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
字节跳动旗下的Pico销量也不逊色。根据晚点的报道,年,Pico的销售量达到50万台左右,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50%,且Pico年的销售目标是万台。不过,有其他媒体表示,基于年的良好开端,Pico内部再一次修改目标为万台,相当于年销量的三倍。
不难看出,当下VR市场Meta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字节跳动也以极快的速度追赶着。可以预见的是,VR广阔前景,字节跳动必然不会放弃,字节与Meta在VR领域的正面交锋只是时间问题。
/02/
有着50年历史的VR,为什么现在火了?
VR概念并不陌生,VR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50年前。年,美国计算机图形学之父IvanSutherlan组织开发首个计算机图形驱动的头盔显示器及头部追踪系统,这一定程度上说,便是VR的雏形。
在年以后,互联网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VR概念再一次被互联网巨头们看中。年Google发布初代Googleglass,微软、Sony等先后进入VR市场;到了年,VR概念被推至高峰,曾有着比肩苹果的HTC,更是抛弃手机业务,全力AllinVR市场。
但遗憾的是,在-年这十年间,VR在市场上并未掀起太多的风浪,顶多也就是让更多的普通人了解到了有VR这个产品。
因此,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有着超50年历史的VR,突然就火了?背后的原因也好理解,本质上是还是满足了供需两端的平衡。
在供给端,诸多顶级科技公司的入局,令VR技术实现了进一步成熟。Meta在、年发售的OculusGo和OculusQuest,以及此前所有发售的VR产品或多或少都有硬件性能不佳和不成熟的手柄体验等弊端,没能捕获消费者心智。但年Meta推出Quest2,在性能和自由度上有了质的飞跃,基于此才有了Quest2出货量破千千万的成绩。
与此同时,VR产品终端价格持续下探,达到可消费级别也是关键原因之一。Oculus推出的VR头显价格持续下降,OculusQuest2售价美元,已达到消费级水平。不只是国外厂商,国内的厂商也在持续下调终端价格,以爱奇艺为例,年推出的爱奇艺奇遇dream,起售价元,相较于其年发布的奇遇2Pro,价格降低49%。
在需求端,年疫情爆发,催生了用户对VR的大量需求。一方面,C端形成了居家办公及娱乐的生活习惯,消费者宅家时间延长,客观上催化VR/AR设备需求;另一方面,B端由于疫情中断线下办公和商务沟通,工作场所限制以及运营效率低下使企业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