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古人有句话,叫“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华严经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体量非常庞大。
现在套用这句话来说曾侯乙墓的话,那就是看了曾侯乙墓之后,才知道古代贵族到底有多奢侈!
在年曾侯乙墓,挖出了非常多的文物,一共有件!光是里面的黄金就有十七斤多,那么青铜器有多少呢?
十吨半!没错就是十吨半,要是搬家公司的话一趟都运不完。同时在曾侯乙墓中还出土了件玉器文物。
有些玉器的长度长达半米,宽更是近10厘米,而且厚达半厘米。另外有些玉器则只有1厘米那么长,而且宽0.25厘米,高的话只有0.6厘米。
不过这些玉器都雕刻的精美,而且选择的材质非常上层,在造型构思方面巧妙新颖,纹饰方面更加丰富瑰丽,雕琢技法看上去更加多样。
特别是在曾侯乙的嘴中,一共发现了21件小巧玉器,可以说是巧夺天工。而且这些小玉器也被工人雕成了六畜的形状。
一共有玉牛6件,玉羊4件,玉猪3件,玉狗2件,玉鸭3件,玉鱼3件。在这批小动物中最大的一件玉器玉牛长2.4cm,宽0.5cm,高0.8cm,最小的一件玉器玉羊长1.2cm,宽0.25cm,高0.6cm。
也就是说最大者比小黄豆稍微大一点,最小的则是和绿豆相差不多。尽管这些玉器看上去如此小巧,但是它们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轮廓清晰,细节雕刻更为精确,让人一眼便可以看出是什么。
根据推算曾侯乙,应当出生在公元前年或者稍晚点的时候。他大概是在公元前年左右被封为诸侯王的,而且在位时间大约有30年的时间。
而且从出土的文物来看的话,曾侯乙生前是非常喜欢听音乐。他钻研音律的成就,让他也非常重视一些乐器的制造。
要不然怎么会有编钟,这么大的物件出现在墓中。而且曾侯乙的兴趣也是非常多的,据说他非常擅长车战的军事家。由此可以看出,曾侯乙的身份可以说是非常显贵的,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军事家。
而且还可以看出曾侯乙非常不简单,另外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就是这样一个有意思的人,死后竟然在嘴里放了21个由玉制成的小动物。
对于比较流行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有人认为曾侯乙是一个非常贪吃的人,所以自己在死后,也特意把这些美味食物含在嘴巴里面,这样的话到了阴间,自己也可以继续享受这些美食。
其实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够严谨,所以便有了关于第二种说法,说的是在中国古代非常流行这样一句话,叫做“生以为佩,死以为琀”的说法。
就是说人在活着的时候,是会把玉作为饰物进行佩戴,但是在死后则将其含在嘴里。而这个放在嘴里的玉器,就被大家称之为琀。
回望年前那个群雄逐鹿、猎猎风云的战国风云时代,像曾国这种小国家的出现,完全就是昙花一现,同时仿若历史星河中一颗陨落的小星。但是却在年后花香袅袅,展现光华灿烂的一面,让亿万中华儿女看到后为之惊叹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