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录》宋引章又一次掉进了陷阱之中。
原本以为她在经历过被周舍欺骗之后可以汲取教训,在和别人的交往中学会察言观色,有所警惕。
而没想到在渣男沈如琢的花言巧语下,她再次选择抛下赵盼儿和孙三娘,自己去往了孙家。
宋引章原以为沈如琢会真心对待自己,把自己捧在手心,却没想到他居然会把自己当作获得权势的工具,直接献给有权势的富商。
幸运的是,在这期间有一个人在场出手相助,否则宋引章的悲剧根本不可避免,她就是张好好。
张好好这个角色本性纯良,并且聪明有骨气,对于宋引章可以说是影响很大,只不过她的结局却不会太尽如人意。
张好好对宋引章的影响
剧中的宋引章一直都有一个非常在意的事情,那就是关于她自己的乐籍身份。
在宋引章看来,乐籍就绝对是贱籍,是会被别人瞧不起,甚至是耻笑的。
所以宋引章一直心心念念着有朝一日可以找到一个人帮助自己脱离乐籍,这也是她会先后被周舍和沈如琢欺骗的重要原因。
周舍和沈如琢两个人。都曾经向宋引章许诺过会帮助她脱离乐籍的身份。
每一次宋引章一听到别人可以帮助自己脱离乐籍,就会变得好像失了心智一样,完全丧失了基本的判断能力。
虽然张好好和宋引章一样,同在乐籍,但是她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观点。
张好好非但不觉得自己的乐籍身份低人一等,甚至还有些许的欣喜,她认为自己是靠着技艺生活,不偷也不抢,也不会出卖自己什么。
并且平时收入也不低,身旁还会有人跟着伺候。
张好好和宋引章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告诉她
“我们被文人墨客们捧着,高官贵爵们敬着,你既不需像平常的市伎,卖身媚俗,也不用像闺阁千金那样处处拘束”
“整天穿金戴银,呼奴携婢,哪里不如那些升斗小民”
虽然从后面宋引章被沈如琢欺骗,可以看得出来,她对于张好好的这些话并没有真的完全记在心里。
但是起码这些话让宋引章在枯燥的乐籍生活中看到了希望。
张好好的结局
《梦华录》的剧情播出至今,剧中的很多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被设定得非常有层次。
以赵盼儿为例,她虽然从小经历过很多凄苦,但是仍旧一直对于生活充满向往,靠着经营自己的茶坊过着相对还不错的日子。
在被欧阳旭抛弃之后,赵盼儿才开始逐渐表现出来自己内心中脆弱的那一面,她在面对感情的时候变得越来越自卑,会非常在意自己乐籍从良的身份被嫌弃。
等到赵盼儿遇到了真心爱自己的顾千帆,她才又逐渐重拾对于爱情的期待,不再拘泥于自己乐籍从良的身份。
同样的,张好好这个角色的设定也是如此,并且她这个角色整体是一个走下坡路的层次状态。
起初,张好好是那个在大街上受人瞩目的花魁,连给她牵马的人都是有名的著作郎。
而之后在萧钦言府上,唱歌的时候张好好却经历了双重打击。
一是萧钦言府上的人对她和宋引章都是出言不逊,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尊重可言,张好好对此,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二是张好好的歌声被宋引章的琵琶技艺抢了风头,回来后的宋引章被其他人围住道贺,而张好好却只能孤单地坐在一旁苦笑。
感情方面,张好好也在一番争吵之后和池衙内彻底分了手。
其实,剧中张好好的头饰也很大程度上暴露了她最后的结局。
张好好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所戴的头饰就是昙花造型的头饰。
昙花虽然很美,但是它的花期却非常的短,所以它的花语主要有两个意思:“转瞬即逝”和“顽强不息”。
“顽强不息”恰好和张好好这个角色目前给人的感觉对应上了。
她虽然身处乐籍,但是不卑不亢,一直在努力提升技艺,想要通过自己的技艺被别人看到,受到别人的尊敬。
“转瞬即逝”对应的就是张好好的结局。
其实,张好好这个角色是有历史原型的,杜牧在《张好好诗》中提到,张好好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加入乐籍,之后离开乐坊嫁给了一位姓沈的述师,不过并不是正室。
两年之后,杜牧再见到张好好,她却已经沦落成了在洛阳大街边上靠着卖酒为生的女人。
综合去看,张好好最后的结局和她刚出场时候的风光相比较肯定会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对此你有何看法?欢迎一起留言交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