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放弃五险一金,当说唱圈最有文化的一批
TUhjnbcbe - 2022/9/30 9:56: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最近因为*舌评审丁太升,针对“湘江词王”功夫胖笔下歌曲《湘江水》的一番拆解,让“说唱歌手是否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写出来的歌词是否有足够内涵”成为了热议话题,不少网友都认为在这件事上争议性很大。

我们不可否认有一小部分说唱歌手很会写歌,笔下的用词、描绘都充满了诗意和态度,比如说唱诗人JONYJ和蛋堡、PO8。

但也同样有很多rapper水准稀烂,通篇都在强调赚了多少、站的多高、混的多好。

通常我们会称呼这一类为口水歌,是华语乐坛最低级的存在,与网络神曲《学猫叫》等等没有太大区别。

那么什么样的说唱歌手,足以成为标杆性的存在呢?今天就来说一个少数有文化的rapper,他笔下的作品是什么模样。

*卞(本名胡雪松)

如果你当初认真看过《中国有嘻哈》就会知道,这位看似“妖异”的参赛选手,实际上在很多方面都领先其他人,尤其是文化这一块。

作为一名正规的语文老师,*卞以小辫、美瞳、大logo嘻哈服饰的形象出现,真的蛮颠覆行业印象的,尤其是两个原本很难碰撞到一起的职业,如今却具象化地出现在了同一个人身上。

此时我们才深刻意识到一个问题,热爱真的不分年龄、身份。

很遗憾节目里*卞和JONYJ合作的《红眼睛紫葡萄》没能完整呈现,但是从部分段落也不难看出这是一首优质歌曲,攻击性很强同时该有的flow变化、押韵穿插样样不少,也难怪赛后能够短时间内突破一万条评论,成为听众的新宠。

不过若是用这首歌来代表*卞,其实还缺了几分火候,他有自己的优势,能创作更有意义的作品,比如《佳人》。

曾经在某一个节点,《佳人》这首歌风靡全网,尤其是某音等平台将其奉为神曲,被广泛运用为BGM,但很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首歌是*卞唱的。

铜镜画娥眉落

落烛把华发惹

惹梧桐听细说

说苦等瘦着我

我叹着残梅错

错春蝶点枝渴

渴世人别笑我

我这一纸契阔

开篇这一段可能很多朋友甚至会有些看不懂,几句韵味十足的古风词瞬间将档次拉高了一截。

但和大多数网络神曲里的古风不同,*卞的每一字都可以推敲。

比如娥眉原意是细长而弯的美丽的双眉,通常用来借指美女。

华发则是白发,梧桐树寓意着忠贞的爱情。

残梅则是凋谢的梅花,而梅花又是忠贞不屈的意思。

亮点在“错春蝶点枝渴”这一句。

古人云“卿似繁华一现,君如春蝶百回”,意思有两种,其一是你光芒万丈却昙花一现,让我流连忘返难以忘怀,如同春蝶般在心头千回百转,暗指留下深刻印象,却无法长久相伴。

还有一种说法是女子的容颜、青春只有短短几年一闪而过,但男人却像春蝶一般每次都能够恢复精力,暗指不匹配与感情上的舍弃关系。

上下文放在一起,一副男女相恋不得,彼此黯然伤神的画面就浮出水面了。

这些真的非常厉害了,纵观整个说唱圈能这么写歌词的,可能也就*卞一个人。

而HOOK部分的“都是镜花水月哟,几夜饮血谁解愁”,其中饮血咋一看有点懵,但实际上饮血包含有“血泪满面,流入口中,形容极度悲愤”的意思,恰恰又和前半部分连接上了。

所以综合来说*卞的歌词属于华丽的外衣,里面却包裹着一跟主轴贯穿全文,看上去只是在堆砌辞藻,但实际上逐字推敲后却越发精彩。(以上所有词语的注释均有文献来源可查证。)

文化人,这是第一反应。

据悉在《中国有嘻哈》赛后没多久,*卞就向学校递交了辞职,正式成为一名职业说唱歌手,同时也意味着*卞放弃了安稳,选择吃青春饭的歌手行列。

放弃五险一金,当说唱圈“最有文化”的一批人,*卞的存在意义非凡。

众所周知老师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职业,五险一金这种东西根本不在话下,除此之外和说唱歌手最大的不同就是“认同”。

就普通人的眼光来看,老师绝对是备受尊重的存在,而说唱歌手则显得有些小众,说难听点就是不学无术的“地痞”职业。

然而认同这种东西又分群体,你想要收获谁的认同,一份怎样的认同。

或许当老师确实能够让*卞得到广泛认可,但如果选择说唱歌手他收获的则是“内心的认同”,以及同类人的认同。

我们没办法去评价这两者的优劣,只能说*卞遵从了自己的内心,放弃大部分人认为的对,踏上自己追寻的路,这一点值得钦佩。

另外由于*卞的加入,让不少人对说唱这一种音乐有了改观,毕竟连语文老师都沉迷其中的东西能差到哪里去,说到底还是看个人罢了。

丁太升,有空多拆解一下*卞、多雷、直火帮的作品,别盯着一些“商业化”的歌曲不放,体现不出你的高端。

1
查看完整版本: 放弃五险一金,当说唱圈最有文化的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