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杨德振
有一个三十七、八岁的中年朋友,一年换了好几个工作单位,总不能静下心来在一个工作单位长期干下去;每次见面聊天,他总说:“跳槽来跳槽去,无非就是想增加一些收入,改变家庭窘迫的经济状况;没想到,事与愿违,每况愈下,愿望与现实落差极大,追求美好生活的计划一再落空,命运真是捉弄人……”说完,一声长叹,垂头丧气,沉默不语,令在旁的人倍感唏嘘和烦闷;还有一个更年轻的朋友,一见面总是说“张三又买了新车了”、“李四又换了大房子了”,眼睛里流露出的都是极为羡慕的神色,末了还总是不忘加上一句:“我将来也要像他们一样,香车豪宅在左右,世界美景任我行”;看他壮志未酬、意气风发而整天又游手好闲的样子,我在一旁提醒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美好等不来;既没有不经奋斗就可以唾手可得的成就和美好,更没有朝三暮四、暮鼓晨钟就可以实现的蜕变与飞跃;一切美好只有靠坚韧的恒心和毅力去打拼、来实现,切不要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更不要埋怨命运不公、时运不济,继而空嗟叹和无限纠结。”
说此番话,我是有感而发的。生活中类似这两种类型的人还有不少。他们渴望生活过得幸福美好,却又不屑于放下身段去努力和行动,对工作要么挑三拣四,眼高手低,要么应付了事、敷衍塞责;有的人甚至懒于上班,更不愿涉足市场经济的大潮去拼搏,却又奢望过上富足、幸福的美好生活,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美好等着你呢?!
古人赞美梅花时曾吟过:“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香清香来?!”如果套用在时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上,那就是:“不经一番苦打拼,哪见美好来现身?!”所以一切美好生活的到来都是以努力奋斗、不懈打拼为前提的;没有奋斗、没有打拼,不能吃苦,企图坐享其成或“刻舟求剑、渔翁得利”式的等待人生收获,那无异于水中月、镜中花,或者是痴人说梦、画饼充饥。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和向往,关键是在追求过程中的行动力、执行力;一味唱高调,是唱不来“美好”的;一味等时机、等“条件成熟”、等“别人帮忙”,也是等不来“美好”的;当然,还有那种“口是心非、好高骛远、言行脱节、好大喜功”的人,更是甭想实现美好愿望的;至于那种以损人利己、贪赃枉法、损公肥私为前提而实现的“美好”,也终将会是昙花一现,不值得羡慕,更不值得一提;这些人到头来,换来的是失去自由和臭名远扬,只能是令人憎恶和叹惜。
我们提倡和赞美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的一切美好生活和安逸日子,并愿意为实现这种美好生活,不等不靠,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地去奋斗。因此,追求美好生活态度是第一位,其次才是实现追求美好生活的方法;方法决定效果;好的方法就是爱一行、专一行,在那一行里干出名堂,成为行家里手或专才,这样,不愁薪酬上不来;如果像猴子那样“捡芝麻,丢西瓜”丢三落四,顾此失彼,势必分散精力,浪费时间和资源,让美好生活延期或无法兑现,所以,要实现美好生活的追求,除勤奋务实、肯吃苦外,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在某一行业里或某一专业里放下身段,深耕细作,砥砺前行;只有这样,一切美好的期待和向往就会如约而至。
美好等不来!不奋斗、不自强,等来的只能是空嗟叹和羡慕成功者的份。不知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两个朋友,看到此文后,能否有所感悟?!是否能迅速调整方法、重新再“出发”?!
☆作者简介:杨德振,工商硕士、中国散文作家、广东作家、酒店职业经理人、心智研究专家,已出版八部著作。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