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说的好:莫欺少年穷。这句话用在张向东身上很合适。
张向东是柒百电商(即BIKE)的联合创始人,而他曾经还是久邦数码的总裁。他从一个记者跨越成为总裁,堪称一个传奇。
张向东是一个70后,年出生,陕西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曾经在《新周刊》做记者。年,就在广州一间6平方的小屋子里,他听着好友邓裕强对互联网行业的憧憬,就决定一起创办中国第一家手机免费网站,不久之后,一家名叫久邦数码的公司就诞生了。
年,久邦数码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张向东迎来了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离开久邦数码后,张向东以联合创始人身份加入了BIKE.COM。谁能想到当初的一个小记者能成为上市公司的总裁。
以上光鲜亮丽的履历,还不足以让人震惊的话,那么接下来张向东的神预言一定会让你惊讶。
神预言。
年,一档商业真人秀发型励志创业节目《赢在中国》非常火爆。,节目中获胜的创业者可以获得一大笔风险投资。评委都是比较出名的商业大佬,如冯仑。
而张向东在《赢在中国》的一翻预言,在当时看来是年少轻狂,多年后却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当年他预言马云将成功,被当时慧聪网的老板嘲讽,而多年后这段视频被人再度翻出来,马云已经成为首富,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商人,更是很多创业者的偶像,谁能想到十几年前会有个年轻小伙预言他的成功。那么事情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张向东在节目中说:我并不看好慧聪网,我认为未来只有阿里巴巴才能做到更好。“而台下坐着的是当年风头正盛的慧聪网老板郭凡生。现场的郭凡生对此非常不屑,他问了张向东一个问题:我已经这么成功了,你都不信任我,凭什么让他们信任你?
而张向东最后只说要验证他的个人眼光需要等到五年后。当时现场观众及评委都哄堂大笑,似乎这个小伙子说了一个很可笑的笑话,嘲笑他的轻狂。这个世界上,强者总是孤独的。当事情没有发生时看不懂的人才会嘲笑那些有远见的人。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现在没有几个人知道慧聪网,但是全国很少有人不知道淘宝跟马云。张向东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敏锐的商业眼光。
从记者到总裁的逆袭。
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的张向东,对互联网有着深刻的理解与远见。与好友邓裕强就互联网发展深入探讨过之后,就有了创办公司的打算。
从《新周刊》高级记者的位置上他能接触到更多的互联网信息与潮流。他敏锐的发现互联网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他义无反顾的辞掉了现有的工作,与好友邓裕强联手创办了久邦数码。
当时他已经是《新周刊》的高级记者,进入《新周刊》从普通员工干起,爬到高级记者的位置上,他付出了很多。但是此时此刻,他并未留恋别人眼中安稳的职业。仅仅用一周的时间,就从《新周刊》辞职。
久邦数码。这是中国第一家免费的3G门户网站。他们抓住大学生这一年轻的消费群体,并迅速扩张。把门户网站做成了估值10亿美元的海外上市公司。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颠覆了传统广告模式,在3G门户网站上运营手机广告。
而这个想法源于他做记者的行业经验:广告即容、娱乐即广告。这种广告模式,为使久邦数码的广告收入飙升,并连续三年保持%的高增长。终于在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张向东的个人资产估值在1亿美元。他人生的高光时刻似乎就到这里了。
一般来说,事业做到这里,人生似乎已经无憾。从记者到总裁,他已经完成的逆袭。但是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这次他玩起了跨界。
跨界。
年他辞去久邦数码总裁一职,开始了围绕自行车的第三次创业。他喜欢骑行,喜欢写作,他把自己的爱好发展成的事业。他用骑车的方式来认识世界,他写的《短暂飞行》就是他对骑行于创业的感悟。
毋庸置疑。他是一个跨界成功的人。他说他喜欢骑行,骑行能帮助他得到很多关于人生的感悟。有一个健康的爱好,并能把爱好发展成一份事业,张向东也是幸福的。
当时做互联网的人,很多人成为昙花一现,被实在的浪潮卷走,而张向东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而从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专注。
无论是做记者还是创业做总裁,他始终在做内容,做信息的传播者、使用者。把互联网与新媒体完美结合在一起。通过做记者的经验,把门户网站做的风生水起,最后做成的上市公司。而职场中很多人却是很轻易就转变自己的努力方向,缺少了那份专注的精神。
二、坚持。
张向东曾经有三个愿望:创办一家上市公司、完成五大洲最美骑行、写一本书。而今这三个愿望他都已经实现了。职场上有多少人曾经放出豪言壮语,但是却从未真正付出行动。不是虎头蛇尾,就是还没有开始就放弃了。
三、发现商机,马上行动。
数码的时候。创办久邦数码的时候国内也已经有人看到了商机。但是张向东行动的更快,对门户网站的运营更加专业。他从以往的工作经验,颠覆了互联网时代的广告模式。为后来者树立了标杆。而我们很多人在发现商机的时候,往往思前想后,想来想去就自动放弃了;或者被别人抢占了心机。想的多做的少,事后想起来再后悔,已经晚了。
张向东从记者到总裁的跨越,是偶然也是必然。时代赋予的机遇很多,能抓住的却寥寥无几,张向东算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