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总裁贝佐斯问巴菲特:“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
01
长期主义:
没有一个高手是突然牛逼起来
巴菲特11岁就参与到投资游戏当中,15岁的时候(年)就有了美元的资产,但真正爆发是从56岁起,从此之后,价值产生价值,势不可挡地进入全球富人榜前三位。
巴菲特是长期主义者,他的成功源于“时间的复利”。
不过,即便是他公开自己的秘密,我们依然只记得他的财富,忘记为此需要付出的时间。
比方说,亚马逊年上市的当天,股价就从18美元涨到了23.5美元,是一匹“黑马”啊。当时愿意购买这只股票的人大有人在。
从年上市到现在,股价上涨了倍。如果当年投资了哪怕块钱,现在也可以支付二三线城市的首付了。
不过,当年看好亚马逊的人,有多少人还在持股?真没几个人,因为太难坚持下来了。
亚马逊尽管销售持续增长,季报却始终是亏损的。短期成绩单常常不如人意。
风险投资人马克·安德鲁森回忆说,在年的时候,因为他还持有亚马逊股份,在分析师会议上被公开嘲笑:“他疯了吧,这家公司肯定要破产了。”
对此,贝佐斯的回答是:盈利很容易,但是现在就盈利太蠢了。亚马逊一直是长期主义的坚守者,从开始就在打造一个庞大的“轮子”:
用低价吸引访客,用访客增长销售量,用销售量吸引更多卖家,然后扩展渠道分布,让更多产品能够低价。
畅销书作者吉姆·柯林斯把亚马逊的策略比喻成一个飞轮:让千斤重的轮子旋转,你必须全力地推,一圈又一圈。然而,随着轮子转的圈数变多,你不需要那么吃力了。轮子本身的“千斤重”成为旋转动力,即使你不继续努力推了,轮子自己也能飞起来。
长期主义不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却是一个稀有的特质,是我们把目光放在能够长久产生价值的事上,而不被眼前昙花一现的痛苦、质疑、愉悦所阻碍。
出生时的地位、财富、家庭,不是我们所能够选择,但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度,却能借由“长期主义”这把梯子爬上去。你的梯子有多长,就能看到多高的风景。
02
普通人的逆袭:
在长期赛道当中找机会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