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走进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和他的词
TUhjnbcbe - 2023/2/13 9:12:00

开篇:走进纳兰性德,揭开如玉君子倏忽一生的神秘面纱

翻开清朝厚厚的文学典籍,有一个人被后人称为“清朝第一词人”,他就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独得意境之深”的如玉君子_____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他精于天文历法,谙于佛学,工诗能文,尤以词成就最高,代表作是《侧帽词》和《饮水词》等。三百年来,纳兰词一直为世人所传唱,经久不衰。民国大学者王国维称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在二十多岁时为了避皇太子的名讳,才改名纳兰性德,而且这个名字只用了一年。顺治十二年甲午,农历腊月二十,也就是年1月19日,纳兰性德出生在一个贵胄之家。他母亲是多尔衮的亲侄女,他父亲明珠是满洲正*旗人,名噪一时,康熙年间官居内阁十三年,可谓是权倾朝野!

纳兰性德的出生,代表着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的纳兰氏,有了正式的继承者。他出身乌衣门第,从小学习国学和骑射,可谓是文武双全。

十岁时,纳兰性德作了一首《梅梢雪.原夜月》,在词坛崭露头角。十七岁时,他入了太学。当年,在京师孙承泽的别墅秋水轩,参加了声势浩大的文坛盛世____秋水轩唱和,作了一首《金缕曲》,收在周在浚的《秋水轩唱和词》中。

十八岁时,纳兰性德中了举人。十九岁时,突感寒疾,错过当年的殿试。二十岁时他参加殿试,进士及第。这一年接受家族的安排,纳兰性德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虽是父母之命,男方英俊潇洒,才气逼人,女方温柔贤淑,才貌出众,两人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两人一见倾心,如胶似漆,鸾凤和鸣。在一起每一寸时光都是甜蜜而幸福的。有钱人家,为了人丁兴旺,有三妻四妾很正常,纳兰性德也不例外。他除了卢氏,还有一个妾,叫颜氏。他娶妻和纳妾时间一前一后,具体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不得而知。

二十一岁时,纳兰性德就有了第一个孩子——富格,富格为颜氏所生。这一年他父亲明珠又被调为吏部尚书,可谓是双喜临门。这两年他还一边研读一边支持编撰了一部儒学汇编_____《通志堂经解》和《渌水亭杂识》。

两年后,纳兰性德二十三岁时,踏入官场,做了康熙身边的三等御前侍卫,一个位同五品的武职。跟着皇帝多次北上和南巡。无奈他爱好文学,志不在此,过得郁郁寡欢。

同一年,纳兰性德深爱的妻子卢氏,因为产后受寒而撒手人寰。从此他悲情难抑,痛不欲生,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滞留在双林禅院为卢氏守灵。甚至一度研学佛教,以慰亡妻之痛。

三年后,纳兰性德才在父亲的一再提议下,续了弦,娶了官氏。官氏同样出身豪门,父亲是清朝开国元勋,是努尔哈赤最为倚重的五位大臣之一。官氏努力做好一个妻子的本分,对卢氏和颜氏的子女视同己出,却没有得到丈夫哪怕是一分的爱。

之后纳兰性德除了陪着康熙皇帝出巡,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渌水亭度过。这个地方群贤毕至,芝兰满座,天南海北的文人聚集在一起,高谈阔论,吟诗作对,大家的心情很是欢畅。

在纳兰性德三十岁的时候,他生命中出现一个特别的女人——江南才女沈宛。两人才学相近,视对方为知己,情人间的生活倒也旖旎风流。无奈纳兰性德官务繁忙,又无法给沈宛一个幸福的归宿,看着她整日寡寡欲欢的样子,于心不忍,就放手让她离开,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了。

孰知次年,纳兰性德刚过而立之年,三十一岁的时候,就因寒疾而病故。当时他官至一等侍卫。可惜一代天才就这样英年早逝了。让人唏嘘不已……

如玉君子的一生,犹如昙花一现。固然短暂,瞬间绽放的芳华,确是惊世的璀璨耀眼……

第二篇:走进纳兰性德,揭开多情才子风流情史的神秘面纱

纳兰性德是清代文坛的一个奇迹。倏忽一生,短暂而绚丽……

他惊才绝艳为词生,横绝一代为情伤。渴望“一生一代一双人”、“人生若只如初见”,但却“争教两处销*”,终究“一片伤心画不成”、“心字已成灰”。

情生情死,生者如斯,逝者如斯。他的一生都纠结于一个情字,也困于一个情字。他爱过谁,谁又负了他?!揭开多情才子风流情史的神秘面纱,在他昙花一现的人生中,曾经出现过四个女人。

第一个女人,是他的表妹也是他的初恋。小表妹名叫纳喇惠儿,三四岁的时候进京,住在纳兰性德家。他俩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志趣相投的两个人,很快便熟络了起来。

随着一天天的长大,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他们之间滋长,蔓延。就在大家都以为成亲是顺理成章的时候,惠儿被选进了皇宫。纳兰性德的初恋就这样戛然而止,只剩下“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的惆怅和遗憾!

纳兰性德满腹愁思,郁结于心,发誓一定要入宫见到表妹。于是冒着生命危险,买通了诵经的喇嘛,披上袈裟混入宫中。面是见了,无奈宫中戒备森严,一句话都没有说上,就带着无限的惆怅离开了!

第二个女人,就是卢氏。纳兰性德与卢氏,门当户对,一见钟情,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两人举案齐眉,如胶似漆。“玉局类弹棋,颠倒双栖影。花月不曾闲,莫放相思醒”,恨不得每分每秒都呆在一起,沉醉在风花雪月中,永远不要醒来。

只可惜,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三年后,卢氏产后偶感风寒,竟然撒手人寰。失去爱人后,纳兰性德痛苦万分,将卢氏的棺椁停放在双林禅院达一年之久,他经常出入禅院为亡妻守灵。他“心灰尽”,“情在不能醒”,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悼亡诗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无尽怀念,甚至“有发未全僧”,一度心系佛教来化解刻骨铭心的丧妻之痛!

第三个女人是官氏,也就是纳兰性德的第二任妻子。卢氏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纳兰性德陷于悲伤中,无法自拔。作为叶赫那拉家族的继承人,传宗接代是他必须承担的责任。父母一直催促他续弦,他推辞了三年,实在没办法了,才在父母的张罗下续娶了官氏。

官氏出身“豪门”,是图赖的孙女,是清朝八大贵族之一的瓜尔佳氏的后人。官氏的父亲费英东,是清朝的开国元勋,努尔哈赤最为倚重的五位大臣之一。然而尊贵显赫的出身,并没有给她带来如愿以偿的幸福。纳兰性德的心思始终在逝去的卢氏身上,哪怕是一丝一毫都没有留给她一分。

官氏,善良、顺从,学着像卢氏一样,为纳兰性德整理书房,为深夜读书的丈夫送上羹汤,对丈夫前妻妾生的孩子们视若亲生,照顾有加。她努力做到了一个妻子应该做到的一切,然而爱情从来都不是等价交换,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得到多少的。直到死后,也没能和她深爱的丈夫纳兰性德葬在一起……

最后一个女人,算是纳兰性德的情人。她就是鼎鼎大名的江南才女沈宛。沈宛为人聪慧,气质优雅,才学颇高,18岁便有《选梦词》现世。沈宛和纳兰性德的其他女人不同,她是个名副其实的汉人,并且不是良家出身,类似于柳如是、董小宛,有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纯真与高洁。

纳兰性德与沈宛虽然一见倾心,相知相惜,旖旎缱绻,葳蕤生香。无奈当时满汉不通婚,沈宛的身份注定她无法进入明珠府邸。纳兰性德,只能悄无声息地纳她为妾,把她安置在北京西郊德胜门的一个外宅之内。

这时的纳兰性德有官职在身,公务繁忙,又有家室。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日子一长,沈宛不免多愁善感起来,写下了“添段新愁与感旧,拼却红颜首”。看着情人整日愁眉不展,纳兰性德欢谑道:“欲问江梅瘦几分,只看愁损翠罗裙。”若要看梅树瘦了几分,只要看眼前人腰肢消瘦了几分便知道了。

纳兰性德也是怜香惜玉之人。他分身乏术,给不了沈宛幸福,又不忍心看着貌美如花,才气过人的情人,整日独守空房,闷闷不乐,在日复一日的望不到头的等待中,泪煎心灼夜不眠……

为了守护这份不被祝福的爱情,他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两个人都遍体鳞伤,为了成全对方幸福,一对有情人就这样分道扬镳了。谁知道,这一走,竟是永别。半年后,纳兰性德突然病故,沈宛伤心欲绝,心字成灰……

终其一生,“情”字如影随形,烙在纳兰性德短暂而璀璨生命上。道是无情却有情,词中惆怅无人知。“慧极必伤,情深不寿”或许就是纳兰性德一生的真实写照。

跨越时空三百余年,走进纳兰性德,依然为之深深动容。惟愿“人生若只如初见”,纳兰性德还是当初那个惊才绝艳的翩翩少年!

第三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之一:无情情暗生

《摊破浣溪沙》

——纳兰性德

一霎灯前醉不醒,恨如春梦畏分明。澹月澹云窗外雨,一声声。

人道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听鹧鸪啼遍了,短长亭。

我是人间惆怅客,愁绪无限,无力排解。想着“借酒浇愁”,一醉方休。可是又害怕梦境与现实泾渭分明、差距太大,梦境太美,而现实太冷。

与其这样,不如索性在酒中长醉不醒,这样就可以将世间无穷无尽的烦恼给通通屏蔽了!

窗外淡淡的月光和丝丝的行云依旧如是,耳边还传来滴滴答答的雨声,雨打在地上,也打在心头,雨不尽,愁不尽。就这样“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人们都说物极必反,多情到了极点就会转成无情了。我也是一样,现在我真的已经不多情了,就让我做个薄情寡义,无情无义的人吧!

可是偏偏在送别的长短亭上,又听到了鹧鸪“行不得也哥哥”的啼哭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声声入耳,句句入心。

人心非木非石,鸟儿尚且如此多情,不忍离别,何况是有七情六欲的人呢?情生情死,风华绝代为情困,为情伤。纳兰心事谁人知,一切尽在《纳兰词》!

第四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之二:惊鸿一瞥方寸乱

《如梦令》

清·纳兰性德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落花红冷。

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

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正是暮春时节,风流倜傥的纳兰公子身着华冠丽服,悠闲地走在后花园里。当他走到一个雕着精致图案的水井边,不免惊呆了——

一片片红色的花瓣散落其间,落英缤纷,满地落红。有的还沾上点点水珠,显得楚楚可怜,像一位梨花带雨的佳人,让人怜惜,让人落泪,让人不忍触碰……

此时此刻,就在这样一个春意阑珊的季节,纳兰公子意外地邂逅了一位让他心动的女子。幽幽一望,如惊鸿一瞥,便萌生了暗暗的情愫,四目含情相望,心中爱如潮水般波澜壮阔……

谁知相逢时的甜蜜喜悦,竟是这般的短暂。纳兰公子心意难平,脑子里满满得都是刚才一见倾心的女子,绵绵不绝的忧郁袭来,渐渐覆盖了他。

纳兰公子一旦动了情,便患得患失,心情在欣喜与恐惧间上下波动。不禁千万次得在心里问:我和你今生是否还有缘再见?你是否也像我爱你一样的爱我?我们之间的感情能否开花结果,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这些问题,谁知道答案?谁知道答案?没有人知道,包括纳兰公子。猜不透对方的心思,对这份感情,未来的不确定性!让多情的风流才子,方寸大乱,陷入了一种深深的忧郁。

至从遇见了心上人,记不清有多少次,纳兰公子在深宵的青灯旁,孤枕畔,一个人辗转反侧,在爱与痛的边缘纠缠,在情与苦的深渊挣扎,愁肠百结,难以入眠……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一见钟情吧!蓦地相逢,一瞥便是惊鸿,双颊绯红,小鹿乱撞,刹那间芳华乱了方寸,也乱了浮生!

第五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之三:爱恨心字已成灰

《梦江南》

——纳兰性德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昏之时,寒鸦纷纷归巢。只剩下一个人如雕塑般呆呆地立在瑟瑟寒风中,无依无靠,无着无落,心里空空荡荡的……

一股无名的愁绪从心中升起,因何而生,因谁而起,不得而知,只是忧天忧地忧恼人,愁风愁雨愁煞人!

忽然一阵轻风拂来,轻盈浮动的柳絮一股脑儿,好似急急飘落的雪花一般,飞舞、盘旋,打开了窗户,涌进香阁里。案桌上胆瓶里的梅枝颤动着,抖落了几片花瓣。

就这样,一天就要过去了!不知不觉的,阁内香炉中的心字香已经烧完,化为了没有一丝气息的灰烬。

此时此刻,香字心,亦如心字香一般,瞬间光华绽放,极致芬芳吐蕊,爱恨情仇盛开之后,浮华陨落,胜景落幕,沦为一片灰烬……

第六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之四:惊鸿一瞥胜无数

《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人与人之间,尤其是恋人之间,初次见面的一瞬间是最完美的。蓦地相逢,惊鸿一瞥,胜却人间无数。

初见之时,男女双方,唯有心动,唯有倾慕,唯有海誓山盟,唯有你侬我侬,唯有如胶似漆,唯有水乳交融。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美得让人迷恋,让人沉醉,让人销*……

可是,时光流转,激情散去。恋人之间开始患得患失。不是担心变迁,就是考虑未来。于是,在初见的甜蜜上又增添了几许淡淡的忧愁。

当爱习以为常,触手可及的时候。两颗相爱的心就渐渐疏远了,甚至背向而行。就像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一样,初见时汉成帝爱她爱得死去活来,竭尽全力讨好班婕妤,如夏天时时不离身的画扇一样。

可是在遇到了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后,汉成帝便沉迷姐妹温柔乡,夜夜笙歌。听信谗言,将班婕妤打入冷宫,丢在一边不理不睬、不闻不问了!

明明是自己轻易的变了心,却推脱说情人之间本来就是最容易变心的。人心和爱情一样,玲珑剔透,美得不可方物,却像玻璃一样容易破碎——

还有唐玄宗和杨玉环,曾经在七月七日长生殿里,许下了“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誓言。然而安史之乱一起,唐玄宗为了自保,还是将杨贵妃处死在马嵬坡下。

安史之乱平定后,他从返回途中,“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思念杨贵妃悲伤成河,遂作《雨霖铃》以寄哀思。

现在的负心薄情的人,都比不上当年的唐玄宗,他还与杨玉环有过轰轰烈烈的爱情,有过比翼鸟、连理枝的海誓山盟,纵死而分离,也还是刻骨铭心,念念不忘旧情。

尘旧梦,跨越时空三百年,等闲变故了多少风华年少的心。从史册中读纳兰性德的生平,在《纳兰词》中臆想他的人生。记忆里他若只如初见——

温暖的春日,杨柳依依,桃花芬芳,玉树临风的他,微微抬首浅笑如兰,在花雨中舞剑,在柳絮中吟诗,在月夜中沉思……

一切若只如初见,故人心永远不变。一切都还是最初干净美好的模样,人是、心是、爱情也是!

第七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之五:聒碎乡心梦不成

长相思

——纳兰性德(清)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一年纳兰公子27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他身负皇命,被迫无奈随着康熙皇帝马不停蹄,长途跋涉,出山海关东巡。

一程又一程,越过一座座山,淌过一条条河,身体一步一步远离家乡,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却一寸一寸的加深……

雄浑关外,深夜千帐灯。何等的壮观!大臣们在灯火通明的行宫里,高谈阔论,朝贺着康熙皇帝平定云南的丰功伟业,气氛欢乐而祥和。

而纳兰公子却觉得这一切都和他无关。一个人默默地走出行宫。本是农历三月,关外疾风一阵阵刮来,飞雪一片片落下,堆积起来,如同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越来越厚,越来越重……

夜深了,纳兰公子好不容易睡着,还隐隐约约梦到了心心念念的故乡。不料巨大的风雪声呼啸而来、肆虐着、张狂着,聒碎了他的美梦,叩击着他的心窝,情苦不寐。

梦醒后,他怅然若失。想到此刻的故园,没有风雪,没有寒意,没有苦闷。心中的愁绪便愈加绵长了……

第八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之六:西风吹不展颦蹙

《临江仙·寒柳》

——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春天来了。柳絮杨花随风飘荡,不知道去了哪里?噢!原来是被严冬冰雪的层层重压给摧残得无影无踪了……

五更时分,柳树耷拉着稀稀落落的枝条,枝条上几片没有被春风扫落的叶子,孤零零地蜷曲着、飘摇着。愈发显得春寒料峭,让人忍不住黯然神伤,怜惜至极。

还好有明月!明月慈爱而温柔,她把自己的光辉均匀地撒到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用无私的关爱眷顾着大地上的每一个生命,甚至是寒柳。

寒柳,蜷缩在生活的一隅,被寒雪冷风摧残得憔悴不堪。可是就算“稀疏”,就算“憔悴”,也减不了明月一分一毫的喜爱;伊人亦如寒柳一般,即使永诀,也淡不去纳兰公子一分一毫的思念。

最是在柳树繁华落尽之时,飘落的柳叶恰似女子的峨眉,时而舒展,时而颦蹙,勾起了纳兰公子对当年那个心爱女子的无尽思念,让词人陷入深深的哀思中无法自拔……

梦里当年幽会的场景历历在目,频频再现。无奈好梦易断,断梦难继,前缘难续。索性就把这绵绵不绝的愁思遥寄给西风,惟愿西风能带走这丝丝缕缕的哀愁!

只可惜,西风强劲有力,能卷走世上一切有形的东西,却吹不走纳兰公子心间的忧愁,甚至连他颦蹙的眉头也抚不平……

第九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之七:浮生若梦堪惆怅

《鹧鸪天》之一

——清·纳兰性德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

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花满地秋。

惊节序,叹沉浮,秾华如梦水东流。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

伴着夕阳的余晖,独自一人缓缓地登上小楼,静静地立在暮光中,背影凝重而沧桑。

不知道从谁家飘来了悠扬的玉笛声,似乎是从远方花丛中送来的点点暗香,袅袅娜娜、虚无缥缈……

抬头仰望天空,大雁,排着整齐划一的队伍,向南方飞去。地上零落地散着几朵小*花。这一切都在宣告着秋天的到来!

望着眼前的这一幕,不由得惊叹季节变迁、时光飞逝,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美好的青春年华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去不复返,一去不可追。

人生在世沉浮无常,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惆怅的事。既然过去的事情已经永远的过去了,人就应该把目光放到前方,不要老沉迷在过去。

第十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之八:夜半幽梦却非君

《青衫湿·悼亡》

——清·纳兰性德

近来无限伤心事,谁与话长更?从教分付,绿窗红泪,早雁初莺。

当时领略,而今断送,总负多情。忽疑君到,漆灯风飐,痴数春星。

自从你离开以后,我这个极其敏感而又脆弱的人,心中有无限无限的伤心事。却没有人可以倾诉心中的苦水,也没有人能安慰得了,我这颗受伤的心灵。

漫漫长夜,无人话凄凉。只好与青灯孤枕作伴,一个人辗转反侧,默默地咀嚼这无尽的痛苦。既然痛苦无法排遣,那就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吧!

望着窗外,正是早春时节,绿影婆娑、*莺呢喃、大雁归来,一派生机勃勃,生机盎然的景象!可是,一想到无法与你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春景,就禁不住如燃烧的红烛般泪如雨下……

还记得当时,我们在一起欣赏春花秋月、夏荷冬雪,是多么的开心!而今却永远的失去你了。我们不能再在一起了,总归还是我的错,是我没照顾好你,是我辜负了你往日对我的一片深情。

夜深人静时,或许是太想你了吧!一阵风吹过,灯火摇曳间,仿佛是你的芳*从泉下归来,来与我会面了。我欣喜若狂,伸出双手去拥抱你,结果却是一场空!

就这样,我从梦中惊醒,一个人默默想着你,想着你。出神地望着明亮的灯火,痴痴地数着天上的星星,等着天亮,也等着你回来……

第十一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之九:多情自古伤离别

《于中好》

——纳兰性德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凭寄语,劝加餐。桂花时节约重还。分明小像沉香缕,一片伤心欲画难。

清秋萧瑟时节,与你在长亭送别。握着你的手,轻声呜咽着,不知不觉已经泪流成河。西风冷冷地吹在脸上,生疼生疼的,却吹不干你我离别的眼泪——

想想这些年,你我各自为了仕途奔波,总是聚少离多。以前还好,起码我们都在京城。现在你要离开了,之后我们重逢的日子可能就更是遥遥无期了。

每次只要一想起你,便泪眼迷蒙。此时此刻,在漆黑的深夜,你是否和我一样百无聊赖,无人陪伴。一个人坐在孤灯前默默出神,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冷雨声,泪如雨下……

还记得前几日,雪霁初晴的时候,我们一起携手同游雪盖山岭的情景,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我和你嬉戏其间,完全忘记了寒冷。我们如此渺小,却又是如此欢乐,那一刻仿佛我们把整个世界都抱在了怀里!

而今,同生一枝的两朵花,离开了彼此,只剩下无边的凄凉与落寞。抑制不住对你的想念,给你写了一封信。我不在你身边的时候,你保重身体,莫受饥,莫受寒,也莫伤感。

你还记得吗?咱们的约定:明年桂花飘香的时候在京城重新聚首。有了这个念想,我便每天数着日子,盼望着明年秋天赶快到来。然而一别之后,后会无期。万一等到明年秋天,你依旧未返。我又该怎么办?

夜深人静的时候,燃起沉香,把对你的思念都融进了画笔里,为你画了一幅画像。日日睹画思人,聊以慰藉。

透过袅袅青烟,你的音容笑貌依稀可见,而我凝视许久,却还是不甚满意。因为我没有画出咱们的深情厚谊,没有画出我对你的思念与伤情……

第十二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之十:一生一代一双人

画堂春

——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明明我们是天设的一对,地造的一双,为什么非得让我们两个人天各一方,此生不得相见,只能独处一隅暗自涕泪销*……

我们彼此思念,相互守望,却连一面都不能见。那么天为谁春,花为谁开,月为谁圆,人间的一切美景对我们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秀才裴航在蓝桥驿讨水喝时,遇上了花容月貌的云英,历经千辛万苦,迎娶了她。看来遇上一个一见倾心的人不难。

很荣幸,我遇到了冥冥之中我深爱的那个你,我们两个也情深似海。可是此时此刻却天各一方不得相见,只能日夜在心中把你苦苦思念。

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能得到嫦娥的灵药,飞到远方去和你相会。可是这实在是太难了,难于上青天。

其实只要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什么荣华富贵,什么锦衣玉食,我统统都可以抛弃。只要有你相依相偎,相濡以沫,这辈子我就满足了!

第十三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十一:明月笑我负春心

采桑子

——(清)纳兰性德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近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暮云飘散,皓月穿窗。多情的明月一定也在嘲笑我!嘲笑我的无情无义,嘲笑我的铁石心肠,嘲笑我辜负了心上人的一片柔情痴心。

如今,她已离我而去。只剩下我一个人形影相吊、茕茕孑立,漫无目的地行走下月光之下,孤独着自己的孤独,悲伤地吟唱着曾经的美好。

回忆是会呼吸的痛,脆弱得不堪丝毫触碰。当初情投意合、相濡以沫,近来却形单影只,孤苦伶仃。繁华喧嚣落尽,只剩无边的沉寂和落寞——

此时此刻,陪伴我的只有一弯残月,一盏孤灯。月色清浅,灯光昏暗,点点滴滴的相思如潮水般涌出,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人总是在拥有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才后悔莫及。现在远去的情人却如梦里悠悠的浮云一般,曾经的美好如掬在手中的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消失得无影无踪,再也无处可寻了!唯有在漫漫长夜里,一次次望而兴叹,空悲切!

第十四篇:走进《纳兰词》,读风流才子惆怅心事系列篇十二:愁山恨海与谁语

《百字令》

——纳兰性德

人生能几,总不如休惹、情条恨叶。刚是尊前同一笑,又到别离时节。灯灺挑残,炉烟爇尽,无语空凝咽。一天凉露,芳*此夜偷接。

怕见人去楼空,柳枝无恙,犹扫窗间月。无分暗香深处住,悔把兰襟亲结。尚暖檀痕,扰寒翠影,触绪添悲切。愁多成病,此愁知向谁说。

纳兰性德,一生逃不开一个“情”字,为情生,为情死。惊才绝艳的少年为情负累一生。纳兰的情深义重,纳兰的惆怅心事,一切尽在《纳兰词》!

翻开《百字令》,愁山席卷、恨海奔涌……

人生苦短,能有几日?还不如逍遥自在、及时行乐,别去无故惹那些爱恨情仇,沾那些生离死别!人一旦陷入感情的泥沼中,就痛苦万分难以自拔了。

你看,刚才心上人还在我身边红袖添香、笑靥如花,我们一起倚在栏杆上欣赏圆月,我们一起泛舟赏景,转眼就到了离别的时刻。

我多想像王勃一样潇洒得对爱人说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可是我怎么能做得到呢?即使王勃不也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到了离别那一刻,还不是也哭得天昏地暗!

寂静的夜里,我一个人独自发呆,想念一个人,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在残烛下空落落地悲泣幽咽,直到蜡炬成灰,熏香燃尽!

以前虽然长夜清冷,天空中飘落霜露,但值得欣慰的是,此夜能偷偷地和心上人相亲相近。而现在哪怕是在梦中,我连她的*魄都见不到了。

伤心的人容易触景伤情,最怕看到人去楼空,物是人非。柳枝不懂离人愁,依旧葱绿如梦,柔软的手臂轻轻拂过窗口的明月,温柔而甜蜜。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一个永恒的轮回,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永无止尽。唯有人相爱的一方与自己一分别,仿佛就是阴阳两隔,再无相见之日。

此时此刻,心上人脸上带有香粉的泪痕和手腕上晃动的金钏还历历在目,可是已经无缘相守。都怪自己当初用情太深,和她如此相亲相爱,现在才陷入凄凄惨惨戚戚切切的悲愁中无法自拔。

望着升着暖意的沈檀烟痕,回忆起心上人沈苑,她此时此刻正在即墨醉美的烟雨江南。我们两个人曾经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的欢愉而甜蜜,让人难以忘怀。

回到现实,冬令时节,天寒地冻,眼前的翠柳身影婆娑闪着寒辉。目光触处皆是离开的心上人的遗迹。我的心头又平添了更深的悲切,更广的忧郁。

排山倒海的愁情悔恨积压在内心深处,我无力排遣,难以承受,终于病倒了。可是这种病无人能治,无人能解,更无人可以倾吐。

于是,我只能一个人孤苦伶仃,拖着病体独自惆怅、黯然伤神。在一个个难眠的漫漫长夜,把清泪当酒,咬牙咽下这盘离愁别恨的苦果,病恶心灭人断肠……

整首词笼罩在一种幽艳缠绵,凄美哀断的氛围中,闻之让人落泪,让人心痛,让人断肠……

情深不寿,多愁善感、至纯至性的纳兰性德终于为情所伤,泪煎心灼、不眠不休。一年一年的郁结在心,一点一点蚕食鲸吞,最终与寒疾一起,夺走了这位如玉君子、这位多情词人的宝贵生命。

虽然纳兰性德只活了三十一岁,可是他的爱恨情仇,他的情深义重,都尽数融进了一阙阙缠绵悱恻、凄婉哀断的纳兰词中。三百年来,我们依然对他的词百读而如初见,依然为他彗星般的人生唏嘘不已,依然为他未能书尽的惆怅心事深深动容……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另一种永恒——短暂,却不黯淡!这种永恒,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第十五篇:最后一次走进纳兰词,从他的自题词中,读他未尽的英雄梦……

太常引·自题小照

——清·纳兰性德

西风乍起峭寒生,惊雁避移营。千里暮云平,休回首、长亭短亭。

无穷山色,无边往事,一例冷清清。试倩玉箫声,唤千古、英雄梦醒。

这是纳兰性德给自己画像上题的一首词,颇有抒情言志之意味。抒什么情,言什么志,一切尽在——《太常引·自题小照》!

初秋时节,没有一丝预兆,西风突紧,裹着刺骨的寒意猛烈地袭来,在这边陲之地,人迹罕至,更加感到凄寒。

天苍茫,皇帝的随行一路奔波,营帐一路迁移,惊飞了一群群被迫离乡的鸿雁。大雁们既忧伤又惶恐,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

纳兰性德此刻也是如此,如大雁一般。他作为一等侍卫,陪皇帝东巡。“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身负皇命,不得不忍受背井离乡长途奔波之苦。纳兰公子明明志在“倚柳题笺,当花侧帽”,无奈只能身心受役,一路驱驰——岂能不忧伤?!大雁的惶恐又何尝不是纳兰性德的此时此刻的心境。金殿玉阶虽金碧辉煌,整日与寒鸦春草为伴,毕竟有一种束缚感与苍凉感,伴君如伴虎,危机四伏,人心惶惶。稍有不慎,满盘皆输,甚至性命堪忧。

边疆的旷野,平坦开阔,一望无际。日落时分,如火如血的暮云,鲜艳至极,在远方和大地连接在了一起,非常壮观!

置身于这样的广袤的荒野中,一眼望去,触目之处,尽是数不尽的送别离人、充满离情的长亭短亭,伤感之情尤甚。

极目远处,塞北的山峰连绵起伏,无穷无尽,恰似心中时常涌起的无边往事和不尽回忆。

只可惜梦中烟雨、喧嚣往昔、浮华欢愉,无论是往事还是回忆,一切美好都已被冰封,只剩下寸草不生的冷清清一片……

写到这儿,词人纳兰性德复杂而郁结的情怀一览无余。满眼山色,却因不满仕途劳碌,而蒙上了一层空寂凄怆的色彩。忆起往事,翻起回忆。曾经的美好,如过眼云烟一般,不复存在。从此赏心乐事、良辰美景不再,欢声笑语激情昂扬冰结,唯有“一片伤心画不成”、“心字已成灰”,整个人生只剩下“一例冷清清”!

忽然,耳边传来幽幽怨怨的玉箫声。这萧声仿佛有一种魔力,“一萧一剑平生意”,唤起了有志男儿的英雄梦——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建功立业。

萧管有遗音,而今千古英雄安在?一片报国的壮志豪情,变成了一曲幽咽装欢的幽梦。可悲可叹!

古往今来,无数的英雄豪杰又有几人能叱咤风云、大显身手,实现自己的英雄梦,还不是一个个壮志难酬,空留惆怅与寂寥在历史的长河中……

夕阳西下,在一曲落寞的萧声呜咽中,英雄梦断,悲声连天,肝肠寸断!萧声苦,怀千古。数种离恨,万般痛苦,一杯还酹,坟前土……

尾篇:纳兰词赏析结语

掩卷遐思,跨越时空三百年,那个侠骨丹心的翩翩少年,那个情深似海的风流墨客,那个风华绝代的倏忽才子,依然在心中久久回荡……

吾与之,素未谋面,却早已如初见般,爱意成茧。一次次为他的多舛命运叹息,一夜夜为他的惆怅心事动容,一片深情无尽处。

落红成阵,心有千结。望断云帆,阅尽词篇。人生如梦空寂廖,无穷哀思何处寄?幽情深处一丝暖,坚守词意慰菩提。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进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和他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