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寺庙里各大殿都供奉着谁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的价格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据年数据,我国大概有3.3万座寺庙,其中汉传佛教寺院有2.8万座,约有僧尼10万众。那么寺院各大殿都供奉着谁?

寺庙一般布局

寺院一般都依山而建,进入寺庙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石牌坊山门和风水墙,山门由无相门(左)、空门(中)、无作门(右)三门组成,亦叫三解脱门。

空门:谓观无我;

无相门:不起着于相;

无作门:未来生死相续;

寺院山门

穿过山门殿,进入寺院,就是左右的钟楼和鼓楼,有的寺院是没有钟鼓楼的。

寺院―钟楼

过了钟楼和鼓楼,就是寺院的第一个大殿——天王殿。

寺院―天王殿

天王殿里正面是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早期的米勒像都是菩萨装,头戴宝冠,身披璎珞(珍珠串成的佛装),面容娇好,身材修长苗条,呈交脚坐式(两脚交叉而坐),五代后梁明州(今宁波)奉化岳陵寺,有个僧人叫契此,字号长汀子,个子很矮,肚子不小,经常用棒子挑着一个布袋,常常有18个小孩儿围绕在其周围嬉戏玩闹,今天的很多地方米勒像身上有很多小孩儿,称为18童子。

有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而五子弥勒也是根据此而来,民间亦有求子拜弥勒之说。

五子登科弥勒瓷器

契此和尚因其背着个布袋,又都叫他布袋和尚,预言很准。布袋和尚圆寂时,公元年,契此端坐在岳陵寺东面走廊一块石头上,嘴里念出一个偈jiē语:

米勒真米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

由此,人们认定他是弥勒的化身,此后弥勒的造像就变成了现在的大肚能容形象。

天王殿弥勒身后是护法尊者——韦陀,手持降魔金刚杵。传说韦陀曾经也是一帅气小伙儿,每天去花园浇水,花园里花神触犯天条爱上韦陀。

韦陀被送到西天雷音寺,学习佛法,如来送他一盏明灯,灯芯就是小花神,小花神从灯芯出来跟韦陀诉说俩人的过往,但成为护法尊者的韦陀怎么也想不起来自己的过去,小花神很难过,就去找佛祖诉苦,要求将其变成一朵花,佛祖应求。

小花神知道每年沐春时节的夜里,韦陀都会来给佛祖采集花上的露水煎茶,小花神专门在此等着韦陀的到来,韦陀每次来时小花神就开一下花让韦陀看一看,小花神开的这种花就是昙花,自此有了昙花一现为韦陀的民间传说。

天王殿除了弥勒佛、韦陀菩萨外,还有就是四大天王。

寺院―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王,护持东胜神州,住须弥山白银锤,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或阮琴,是主乐神,表明他要用音乐来使众生皈依佛教。

南方增长天王,护持南赡部洲,住须弥山琉璃埵,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象征智慧,慧剑斩烦恼。

西方广目天王,护持西牛贺洲,住须弥山水晶埵,身为红色,穿甲胄,手缠一条龙或是蛇,另一手上拿着宝珠,表内心不变之意。

北方多闻天王,护持北俱芦洲,住须弥山黄金埵,身为绿色,穿甲胄,左手卧银鼠,右持宝伞(或作宝幡),用以遮蔽世间,避免魔神危害,以护持人民财富。

过了天王殿,就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一座寺院的核心,是正殿,也是寺院僧众集中修持的地方。一般大雄宝殿是九五开间,象征九五之尊。大殿前院正中会摆放一个大宝鼎,鼎上刻着寺名。

宝殿的正前方中央位置是供香客燃香用的大香炉,殿前左右有旗杆一对,旗杆顶部各有一个幡斗,有的还设一对雕龙柱或一对玲珑塔,殿内佛像前挂着许多经幡、欢门及各种法器。

寺院―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里中间供奉的佛像有以下七种情况:

1.摩诃伽叶、释迦牟尼佛、阿难

2.左胁恃文殊菩萨(智)、释迦牟尼佛、右胁恃普贤菩萨(理)

3.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西方佛)、观音菩萨

4.日光菩萨、药师琉璃佛(东方佛)、月光菩萨

5.横三世佛:药师琉璃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

6.竖三世佛:燃灯古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

7.佛三化身:应身佛、法身佛、报身佛

佛:已开悟的

菩萨:正在开悟路上即将开悟的

大雄宝殿之后,便是寺院四堂:法堂、照堂、经堂与讲堂。有的小寺院可能没有。

寺院―法堂

四堂紧接着是四台:乐台、拜台、高台、戒台。四台名称不同,但功能多有相似,一般寺院只建其中一种。

连着四台的是罗汉堂,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男性僧人,又名阿罗汉,有的寺院还单独建罗汉院。寺院供奉的罗汉有多种,最常见的有十八罗汉、十六罗汉、五百罗汉,唯有大型寺院才有专门的罗汉堂,如北京西山的碧云寺、成都的宝光寺、上海的龙华寺、苏州的西园寺等。

寺院―罗汉堂寺院―五百罗汉

传说第尊罗汉庆云尊者被苏轼认为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七罗汉——降龙罗汉。尊者灭佛后年将士于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是当时著名高僧,古印度恶魔波旬煽动那竭国人四处杀害和尚,尽毁佛寺佛塔,将所有佛经抢走,藏于龙宫。后庆云尊者降服孽龙,取回佛经,因此人们称其降龙罗汉。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禅房又称禅屋、禅居、禅堂。禅宗寺院以“禅那”为宗旨,静思的意思。禅房一般在寺院后部或方丈室附近。

寺院―禅房

方丈室,古代维摩居士之石室为方形,长宽皆一丈,故曰“方丈”,一般寺院方丈室都在侧面,然河南登州嵩山少林寺方丈室却在中轴线上,可见其地位。

寺院―方丈室

寺院众僧平等,无论职位高低都集体就餐,不分散二食,故僧人就食之处称之为“大斋堂”,由于寺院常有云游挂单僧人,或香客,虽然斋堂锅大,但有时却难以承载,分批用餐就显得尤为重要。

寺院―素斋堂

最后要说的就是藏(zàng)经阁,藏经阁一般处于寺院最后一个院落,常为一座两三层的阁楼,用来储藏经书,藏经阁两侧也常设有配楼。

藏经阁的经库内俱供奉付大士像,即我国六朝时梁代善慧大夫付翁之像。因为他发明了轮藏(zàng)方式。另外藏经阁内还供奉着华严三圣像,也有的还供奉着日天台宗创始人最澄法师像。

付大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