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中兴:西周复苏只是昙花一现
前言
当一个文物出土以后,我们先是感叹这件文物的工艺,分析他的作用,最后结合时代背景总结。但是当平常人看到一个文物以后,脑海中都是在他背后的历史和时代,彰显着一个峥嵘往昔。
起因
周朝平民起义:公元前年,周厉王推行新政,导致百姓不满,最终起义。
▲百姓起义
结果
西周衰败:公元前年,犬戎进攻镐京(西周国都,如今陕西西安),西周最后一个皇帝被杀害。
▲镐京
始末
1、合格的王后
周宣王即位,其实他的即位和自己的父亲还有一定的关系,当时他的父亲周厉王一心想要推行新政,结果导致百姓的不满意。
面对百姓的起义,父亲周厉王仓皇逃跑,纵然平叛被平定以后,也不敢回到国都处理朝政。所以朝廷的事情全部交给召穆公等人,在父亲周厉王去世以后,周宣王成功即位。
但是周宣王刚刚上台的时候,心思并不在朝堂上,而是在自己的妻子身上。不过好在他有一个好的妻子,在了解到自己的丈夫重心偏向她的时候,认为这都是自己的过错。
于是王后把自己的头饰和华丽的服饰全部拿走,走到周宣王面前,请求降罪,毕竟王上沉醉美色,和自己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让皇帝处理朝政,决定先惩罚自己。
周宣王见状,马上明白自己的身份,应该把朝政放在首位,周宣王并没有惩罚王后,只是自我反省。
▲王后
2、放宽政策
反省过后的周宣王决定再次重用召穆公等人,毕竟曾经的王朝就是他们打理的。年幼的时候,见到过自己的父亲因为实行严苛暴政,最后导致百姓群起反抗。
所以周宣王开始废黜周厉王曾经的政策,对百姓也放宽了政策,允许他们可以自由地打理,开采土地等。
正因如此,也让百姓对于天子重新信任,周宣王的功劳不仅如此,当时面对西夷和淮夷,周宣王选择的是出兵,为了保证国土的安危,树立周天子的威严,周宣王派出召穆公等人前去讨伐。
▲召穆公
最终因为带兵有方,再加上周朝士兵奋勇杀敌,最终打败入侵的蛮夷,而且经过这次战争,还打败了徐国。这可是比较强大的一个国家。
打败徐国以后,徐国自此献上各种宝物求和,也让周围的小国家纷纷归顺周朝。
正因如此,周朝曾经衰败的迹象已经渐渐地恢复,也让周宣王看到了周朝未来的希望,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晚年的西周仅有的高光时刻。
但是可惜的是,胜利总是容易模糊胜利者的双眼,周宣王看到的只有自己的胜利,看到的只有周朝强盛。为此周宣王迷恋上了征战,可能是经历过战场成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所以周宣王认为只有胜利的战场,才能带来巨大的收益。
▲周宣王(?-前年)
3、成自己、败自己
周宣王迷恋上了征战,于是继续领兵攻打蛮夷地区,但是这个时候的周朝,应该休养生息,可是周宣王并不同意,甚至自己亲自领兵前往战场。
▲淮夷
偏偏经历过这几次战争,胜利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是周宣王并没有放弃,反而和自己的父亲一样,不断地压迫百姓。
接二连三的失败,导致国家的财政逐渐缩水,于是周宣王也推出新政,导致周朝的百姓民不聊生,生活条件也不断地下降。
周宣王只是沉浸在自己曾经的战绩上沾沾自喜,根本看不到现在的败绩,为了补充国库,甚至改为人口税收,纵然有很多诸侯国的人反对,但是周宣王依旧坚持自己的看法。
不仅如此,周宣王在礼法上也不管不顾,自古以来立嫡立长,但是周宣王非常喜欢鲁国的次子,要求鲁国国君到时候把王位传承给次子。
但是这种做法于礼不合,所以鲁国的人并没有同意,但是周宣王喜欢什么,自然要做的,所以等到鲁国君王去世以后,周宣王直接让次子即位。
这种于礼不合的做法让诸侯国的人开始对周宣王心寒,而且鲁国内部的人也十分的不满。后来周宣王的宠妃开始陷害国家大臣,但是周宣王根本不去调查,只听信一人的谣言,直接杀害自己的大臣。
自此以后,周宣王仿佛变了一个人,看谁都不顺眼,也不信任任何人,导致很多大臣死在他的手上。
▲西周(前~前年)
小结
宣王中兴是西周末期短暂的一个复苏,虽然说让西周有所好转,但是依旧抵挡不住西周衰落的事实。
《史记》、《东周列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