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白斑扩散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603/4865774.html一日三省
13
六月
星期三
01
群友:
赵导好!一听课感觉明明白白,满满的充实、幸福、喜悦,但过段时间就慢慢淡了,如何将这种智慧更深的植入于心,长时间的受用?
我最大的问题是对父母,有时候看到或者听到他们说一句无关紧要的话,都会蹭的一下火冒起来,这让我特别苦恼,每天发露忏悔,但对境照犯不误,惭愧至极,对自己最亲的人都不能宽容,那还谈什么宽容众生,利益众生?越来越感觉自己的虚伪,但好长时间了,自己实在降伏不了这个问题,每次对待父母情绪上来时,立马观照,但好像压不住,第二念瞬间就会变成恶狠狠的语言……伤了父母的心,第三念自己能悔悟,但过几天会再陷入这样的轮回……
赵一澄:
你太爱他们了,过度就成了要道,就成了伤害。平常些,如同视为邻家老人或寺院里的老和尚老义工,自然没事。等有一天他们不在了,你想要道也没得要了。让他们快乐吧,他们快乐你才会真快乐。
群友:
真知灼见。我们不能以平常心对待亲人,的确,大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过度的爱。
群友:
感恩赵导,该给他们最平常平等的爱,我有时候想,我现在这样,或许等哪天他们不在了,我真会后悔死。
群友:
赵导,就刚才的问题,如果我是被要道的,尤其是另一半习惯性(家传)要道,该如何?
群友:
为什么我们人这个东西,总是把愤怒给了最亲最爱的人?跟外人都会夹着尾巴做人,在家人面前就没一点忍耐?有时候觉得自己也很可怕。我对父母、对孩子、对爱人也会那样。事后会自责,但是触碰到那个点的时候,就没了耐心,说的难听点,自己都觉得跟畜牲似的。那刻魔性会出来。
赵一澄:
究其本,都是因为自己太在意了,仅此而已。清风山岗,明月大江。要参明白...
群友:
现在是倒不发火了感觉上自己变得漠视一切了,唯一的劝慰好像就是希望老人按照自己的所需快乐一点,至于我一切就是既不过分要求,也不过分付出,不知对否。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心凉了的表现。
赵一澄:
你一点儿也没漠视,只不过物极必反,把在意换了个相反的形式,继续自我伤害和伤害对方。这叫没真出息。
群友:
感觉有时候是自己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对待父母,可能有些事他们觉得正确,但是自己就是完全不认同。我的父亲是个特别“顽固”的人,有些争强好胜,所有人都知道,坐在一起时,他一说话家里其他人就调侃他,开玩笑,但我就很在意,非要证明他那样说是错的,但其实哪有什么对错,我们都只是以自己的角度“爱”他们,其实只是爱“自我”的一种表现而且。同师兄们一起改进,平等心、平常心、随顺心对亲人。
群友:
我能做到的就是提供父母一个安稳的住所,衣食无忧,对于情感也难以突破自己自己去敞开心扉,老师说我没出息,我也不辩解,但我想情感这事儿真的勉强不来。凉了就是凉了。
赵一澄:
能在这里叫我老师,能对木头佛像顶礼恭敬,能跪在几个换了衣服发型的人面前装孙子,对自己父母却拿不出真实的温暖,是自己内在出了问题,炉子火不够旺才没温度。可不是自己没出息么?
群友:
这段话够我消化的了,但我还是想说所谓真实温暖是出自真心,有人执着于物质,有人执着于精神。在无法同频的道上,按照常规的做法不该是满足对方的喜好吗?按照我的想法其实快乐并不完全在物质的满足中体现,而恰恰这是上辈的所需,确实我自己的炉子烧的不旺,我并不怨任何人。第一遍看那段话的时候直接把我打懵了。
群友:
我们这一颗时时刻刻想让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灵*处于离苦得乐,处于恒常快乐的基本追求,全部落在了事相上面,落入了好像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去符合某一种观念某一种标准才能快乐的这种狭隘的自我陷阱,这个坑是给自己挖的!让你快乐的方法是什么?让你的环境里的每一个人都真实的快乐,让他快乐不是让他以满足你的方式而快乐,是真正的利他是站在他的需求而不是你自己的需求上,“诸苦生于欲自乐,诸佛生于利他心”所以,你的苦是自作自受。~赵一澄
02
群友:
请教老师一个问题:有时参加法会,介于信与不信之间。听您的课说超度就是安自己的心,可是佛经说目犍连的母亲在饿*道,也要靠众僧的力量去超度,才得已吃上饭,升到天界。
赵一澄:
那你觉得目犍连的心安了没?直播《金刚经》第五分要好好听,能理解心相不二,因缘和合的道理。学佛切忌舍本逐末。
03
群友:
把开在我家窗户上的优昙陀罗花送与大家一赏,愿同修们吉祥如意!好运连连!
赵一澄:
那个叫草蛉,不要太在意。真优昙花开,是很大功德力的自然呈现,回观下自己的自性觉悟、功德力和利他行愿,祝愿自性优昙花开!草蛉很常见,我也常见,没什么。
群友:
感恩赵老师提醒,当初是以为是草蛉,后经权威人士确认了。不过自己绝对不会想自己有什么功德,也不会太执着,只会想是因缘巧合,它示现在我家了,不过自己有第一眼的福分罢啦!想来它是给世间人示现的,或是说相信它的示现是有一定意义的人示现的。
赵一澄:
就是草蛉。所谓权威人士,可能好心祝福。但得基于事实。而且佛法浩瀚无边,谁又敢真说自己是权威?你还是很在意。我形式学佛至今,领略到的和自己经历的一些所谓境界、瑞相、感应也不算少,原来也在意,现在压根不放在心上。
群友:
其实我更在意的是我认可的那权威人士说的话。
赵一澄:
殊胜的加持,是让你在意。更殊胜的加持,是觉察到自己的在意。
整理自“澄见群”问答
编辑丨anny
往期内容精选
81.一日三省丨粪坑里的地藏菩萨...
80.一日三省丨不能受的苦修和陈玄奘的鸡腿...
79.一日三省丨大热话题:轮回里的前世记忆,是真的么?
78.一日三省丨大乘菩萨和凡夫的区别是什么?
77.一日三省丨三句最朴实的话,读解最玄妙的“三殊胜”,终于可以用起来!
后台回复“一日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