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亚迪云轨是种怎样的交通工具,与昙花 [复制链接]

1#

内容概述:巴铁的概念,云轨与地铁的区别四年前「空中巴士·巴铁」成为了汽车领域的最热话题,这种车型是一种非常有意思但是实用价值几乎不存在的公共出行工具。其特点是双轨道横跨公路的巨型巴士,两侧修建的小型轨道看似成本不高,车辆的离地间隙也能够支持普通的轿车或SUV通行。于是这种巴士就能够跨骑在公路上,以不占用路面资源的方式缓解拥堵,但是这种车辆绝对没有普及的可能性。

原因在于国内道路情况是非常非常复杂的,仅谈城市道路也有各类车型能够正常行驶。比如高度较大的越野车,皮卡车、轻微型卡车以及轻型客车等等,这些车辆的最高高度可达到2.7米,同时宽度最高也有2.2米左右。

巴铁不能满足各类车型的正常通勤,同时相对窄的车身也无法保证安全性,一旦碰撞脱轨就不是小事情了。其次面对高架路桥也无法通行,所以这种车注定不能普及,结果也是破产收场。

比亚迪云轨概念完全不同,参考进口轻轨。云轨是完全不占用道路资源,以轨道的方式“将地铁送到天上”。轨道与公路并不冲突,对于各类型机动车的通行是不会有影响的。所以很多城市都有云轨,只是早期多以进口的东芝或庞巴迪为主,自主品牌中在比亚迪之前并没有其他企业能够与其竞争。那么云轨除了“不碍事”以外还有没有其他优点呢?

答案应该综合地铁分析:兴建地铁的周期会有多长,相信在一二线城市生活的人们都有深刻体会。从规划到修建再到落成,没有几年的时间是不太可能的;然而在这一阶段中道路资源被会占用很多,城市面貌也会变得有些差。所以等待地铁通车的过程是很讨厌的,但是云轨就不会这么麻烦。

比亚迪云轨从规划一条线到落成,时间基本都可以控制在1年以内。因为不仅仅是车体可以自主研发生产,甚至轨道桥梁也是生产好之后运输到所在城市进行装配。工期自然会大幅缩短,人力物力的消耗也更加可控。

所以比亚迪的云轨热度一度非常之高,各个城市去观摩都是要排队的;而且云轨也成为一带一路的其中一张“名片”,车辆已经出口到很多国家。

暂时搁置:东芝庞巴迪等供应商已经没落,这些品牌构不成对比亚迪的实际威胁。不过中车与比亚迪似乎有“君子协定”,现阶段中车在云轨方面还不够成熟,所以比亚迪也需要等一等。待两方水平达到相当高度后,两大品牌的云轨真的可以“两开花”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责编:天和MCN

欢迎转发留言讨论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