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专访谋女郎张慧雯我不愿意接讨好观众的角色 [复制链接]

1#

见张慧雯,

你内心是要有一番转折的,

看起来很甜,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

性格却有点儿倔,有坚毅的眼神和语气,

她说“我不愿意接讨好观众的角色”,

我坐下来,

与这个女孩聊了聊她爱的角色、电影和旅行。

摄影haochen

采访撰文细补

化妆发型闻文

编辑策划暖小团

服装造型傲寒

服装助理沐浴鹿

美术编辑王小明

灯光提供LitStudio

场地鸣谢西岱岛花研社

“你就是吃这一碗饭的,之前的二十多年就是为做这事铺垫的。”当初在《归来》试戏后,张艺谋导演直白地对张慧雯说。

五年过去,当时那个毫无表演基础一举成名的“谋女郎”张慧雯,如今仍没有超越《归来》的作品,有人惋惜她高开低走,她却从一开始就和外界对她的认知有着距离。

听到张艺谋上面那句肯定,她第一反应是“这么多年我的舞蹈是白跳了吗?”,仍是一个学了十几年舞蹈的女孩的心理。凭借《归来》她获第51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新演员奖提名,工作人员都很开心,问她开不开心、有没有荣耀感,她摇了摇头“:没有,所有的奖励都是一个奖杯而已,况且我又没得奖。”

为了拍摄,编辑包下了南锣鼓巷附近的一家胡同花店,这条记录了北京最古朴样子的街道也写满了故事。进到二楼的玻璃花房,我见到穿着一身清爽白衣的张慧雯,她正坐在一角化妆,眼神熠熠发亮,背后是一株玲珑的宝莲灯花,花团垂下来像一簇簇小火苗。

“那时我觉得我的专业是舞蹈,对于表演这个行业我还是一个很模糊的状态,并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就像你对钱没有什么概念,万块钱到底是啥你不知道,就身在福中不知福。”她解释道。摸爬滚打演艺圈五年,她后知后觉却很坚定:“现在我要奖都搬回家!知道奖对于演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荣誉。”她直言不讳,自己最爱的演员是张曼玉。

等换完装,她站起来,我才发现她的细瘦高挑。一身咖啡色碎花长裙,背后是交叉系带,露出她伶仃、纤细的身板。头发散下来、额前的头发卷着粉红色的发圈,像戴着花环,格外显得娇俏。

接着,她站在露台上。立秋的第一天,还是盛夏的天光,胡同绿树耀眼,衬托着灰色的屋顶,有着隽永的时间感和无尽的生机。她蹲着笑着,像个小女孩。但等闪光灯亮起,对镜头又秒变成凌厉的眼神。看似清甜,身上没有女明星的狠劲儿,没说话就会先笑起来。采访被妆发打断后再聊,她会像个小迷糊一样问,“我说到哪里了?”

但灵*里却有最锐利的棱角。哪怕老被拿来跟历任谋女郎比较,她也坦然若之。“每个人身上的特色不一样,我也很相信我自己。我很笃定,对我自己的未来会有所期望,所以我不太担心现在眼前暂时的东西,路还很长。”

见到她的人内心是要有一番转折的,她的人格完全是坚定而独一无二的,是出于自己的性格,塑造的自我人格不夸张也不讨好世界。那份言语间的笃定和独一无二,让人相信她终会大放异彩。

中庸之道

《归来》一举成名出道,伴随张慧雯而来的,就是质疑。

她毫不回避这一点“:当时舞蹈学院也会有人质疑我,大家觉得好看的那么多,为什么要找她?我就觉得我一定要,不是说一两天或者是一两个月证明我自己,我要通过时间证明我的价值在哪,我跟你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儿。”

她说过,自己和《归来》的丹丹最像的地方是要强。

低谷期也不是没有。那是她出道后,去拍电影《栀子花开》,那段时间没有作品露出,很多人以为她是一朵昙花,绽放了,消失了,也许是因为起点太高,未来的路实在太难超越。她自己也偶有情绪,但有韧劲儿的张慧雯说,“人家越打击我,越说我不好,我就越要去做很多。”

她12岁进入舞蹈学校,父母送她报到后离开,别的孩子哭成一片,她特别开心轻松跟爸妈挥手道再见,满怀期待地迎接新的生活。但当晚她发现不管是吃饭、洗袜子全都要一个人搞,盖着被子就哭了起来,一哭就是一个月。

从此,她开启了十年的跳舞之路,练就了独立的性格,不甘人后,遇到困难,不轻易退缩。“我觉得有些事情必须要解决,不能解决的我就等会再解决,没有说会打到我。”

她不回避质疑和负面声音,甚至自己主动去了解,却打击不到她。长达十年的独立成长之路,让她足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我对自己有一个很清楚的定位。我跳舞时就不是班上最好的那种,我很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好在哪儿,所以人家说什么我觉得你说得对,会采纳一些建议,我要进步的。但是你说我不好,我不会盲目觉得自己真的不好。”

她不是一般城市家庭成长起来的90后柔弱花朵。父母工作忙,很小的时候就把她放在爷爷奶奶家养,等到回到父母身边,她每天都是拿着零花钱自己吃饭。每个人学生时代都有过期待下雨天父母送伞的时刻,她从没期待过,也从没人给她送伞,“我爸妈就觉得淋雨活该,你要自己带伞。”

出道五年,她的态度始终是,“保持自己身上的特色,但是要不断地学习,等待适合的时机。”

张慧雯把看电影当成吃饭一样的习惯。她发现好的导演、演员有个共同点,“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一直保持自己的风格,从来不会左一下右一下地突然改变调性。这种特色没有被抹掉,它一直在被沿用。我觉得是每个天才都会有这样的特色。”

“你觉得自己可以归为天才这一类吗?”我问她。她不解,“为什么?”

“因为你被大导演一下选中,一出道就有一个很高的起点。”

“这个起点其实是幸运,但是我到现在不能感受到自己是天才。”

“蔡依林说自己是地才,靠自己后天努力的这种,你呢?”

“我也不属于,我觉得我是‘中才’,就是中庸之才。”她笑起来,“我也不知道。”

但她向天才靠近的是,保持自己的特点。非科班出身,她演戏的方式是真情实感地去展示情绪。她知道镜头前自己的脸圆一点,但这也是特色。出道到现在,她没动过脸。“第一是我觉得是张导选择,他的眼睛是一双很‘*辣’的眼睛,他能认可我,我就没有必要再去质疑我自己。还有这是我个人的特色,特别尖的脸放我脸上可能就不顺了。”即使在镜头前,也很少看见张慧雯带着大浓妆,她深知自己的气质是清新到留一点白的不经意。

第一部戏和张艺谋导演对她影响至深,“张导跟我讲过,这种特点是我自己身上自带的,我就让它更加强化。”

不疾不徐

出道五年,在演员狂刷存在感的流量时代,张慧雯不靠炒作、不提热搜,也很少录制综艺节目,微博更新也不频繁,在作品上更是爱惜羽毛,甚少出演电视剧。在成名后演过《栀子花开》和《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外界本以为她将在偶像剧单细胞少女的路上前行,结果她挑戏愈发谨慎、苦练台词,名副其实的清流。

关于演戏,“人就怕平啊,所以我希望用角色来突破下。其实我想演比如内心世界特别丰富或者特别变态的杀人犯或者是疯子、哑巴,难啃的骨头我要试试。而且我觉得这需要敏感度特别高。”她自认有一颗敏感的心,“进入到一个空间看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人,第一眼我就知道他喜不喜欢我。”

这样的角色正是拿奖的热门,但她的想法却也有变通,“我会往这方面争取,但是我也要需要得到一种广泛的认知度。”非科班出身,一夜成名,但她似乎没有手忙脚乱过,把自己节奏控制得很好。

因为,“我是一个特别能沉住气的人。”

大学时她有个“奶奶”的外号,每晚10点就要睡觉,非常准时,不玩任何电子产品,最多看看书。同宿舍的人10点正是最嗨的时候,她就戴上耳塞入睡。现在没有工作,她10点就把手机静音睡去。工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