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比赛临近结束的时候,多想听到一句话:留给中国对手的时间不多了!
中国男足如今似乎更像一个全民笑话,国足的故事被编入各种段子、视频,带给球迷的感受只有不屑和嘲讽。在中国其他体育项目诸如男子百米,已经打破欧美人垄断不时争夺奖牌的时候,国足更多是无奈地在球迷热切的期望过程中注入一丝苦涩的失望,在媒体激烈的批评声中从一次失败走向另一次失利......
当俄罗斯世界杯的大幕开启,32强精彩角逐的同时,著名主持人*的一句戏言:中国除了足球队,其他都去了。重新把国足推到了风口浪尖,随之而来的依旧是各种负面新闻,让人不由得深思:国足的未来究竟要何去何从?
--
从年民国初期成立国家队第一次征战远东运动会,到如今已经有百年的历史。虽然和欧美丰富的足球文化相比,国足的技术和实力只能在亚洲边缘徘徊,但至少在当时并不逊色于远东的朝、日、韩等球队,并且屡次夺得远东运动会的冠*,俨然是一支当时的亚洲劲旅。
当时光走到年,世界杯预选赛第一次离国足如此之近。4:2战胜亚洲强队朝鲜队,3:0战胜科威特,两胜西亚劲旅沙特队,虽然在和新西兰的附加赛失利无缘第一次世界杯之旅,但中国队已经在亚洲建立了很好的声望,在电视还未普及的年代,国足的光辉时刻经常见诸报端,无疑给当时改革开放中的祖国打了一针强心剂。
--
九年之后,年的意大利之夏在向中国队招手,关键的两场比赛只需要一场胜利即可顺利打入世界杯决赛圈,但噩梦就此开启。
10月17日,中国队迎战阿联酋,在1:0领先的大好形势下,终场前5分钟主教练略显随意的换人,同时新上场球员的兴奋和大意,3分钟内的两次失误送给对方两个进球,就此痛失好局。对于比赛把握能力欠缺的国足来说,最后一场的希望更像是一种不可多言的负担。
同样的剧情再次上演,11天的休整似乎并没有让国足拥有打破魔咒的法力。10月28日,当1:0的比分即将结束的时候,再次出现的“黑色三分钟”,让卡塔尔队连扳两球,就此葬送了国足的罗马之旅,从此“黑色三分钟”成了中国队挥之不去的阴影。
当七十年代国足第一次输给韩国队后,“恐韩症”似乎束缚住了国足的脚步,每次相遇都在韩国队面前败下阵来。的东亚锦标赛,誓言要打破“魔咒”的国足再次终场三分钟前,一次无谓的失误拱手交出了一场来之不易的平局,这种尴尬的场景只好带着球迷的酸楚延续下去。
--
正如昙花的美丽转瞬即逝一样,国足也迎来了短暂的荣光时刻。
一方面得益于02年韩日世界杯主办国的直接晋级,另一方面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带领下国足小伙子的拼搏精神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接连击败阿联酋、阿曼、乌兹别克斯坦、卡塔尔等西亚劲旅,首次跨进了世界杯的舞台。这一刻让国人的心中充满了自豪,终于可以带着梦想走进世界杯的赛场。
依然清晰地记得各个学校、餐馆、广场上大屏播放着国足的首场世界杯比赛,可能姗姗学步的孩童、视力模糊的老人不懂足球的滚动为何能吸引多人如此热切的目光,但对于国足也好,对于中国也好,这种境况真的意义非凡。虽然三场比赛净吞九球,惨淡收场。但国足小伙子们积极进取的状态和米卢“快乐足球”的理念还是给国人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
短暂的崛起后又是长达十年的低迷。
年足坛黑幕一层层爆料后,多位足协高官、“名哨”、昔日“球星”的落马、判刑。让本就没有多少资本的国足形象严重受损,FIFA排名从50名掉到了名开外。用一位足坛资深人士的表述来讲:这场事件让中国的足球建设倒退了20年,让中国足球和世界豪强之间从技术的代沟变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
接着先有1:5惨败于非职业球员组成的泰国队,让足协无法面对球迷的怒火,匆匆和西班牙教练卡·马乔解约。后有0:0与香港队的平局之殇,让法国教头阿兰·佩兰下课。这期间的痛楚让球迷的心常常从一个冰点降到另一个冰点。
当高洪波带领的国足艰难挺进12强赛后,4场比赛积1分的战绩实在无法面对愤怒的球迷呼声。临阵换帅的国足,在意大利名帅里皮的指导下,不但主场击败韩国队,而且一度将悬念保留到最后一场,但神奇有时候只是一种奢望,再次和世界杯的失之交臂,似乎预示国足再次的变革。
有人把国足的失利归结为青训体制的建设,有人把国足的失利归因于足协不够职业的管理和规划,有人把国足的失利放在技术、体能严重落后的球员身上,似乎武“球王”的临门一脚是国足失利的罪魁祸首?试问下球迷都有如此深刻的领悟,深耕足坛几十载的足球前辈和教练员会看不出来?
其实体制也好、水土或者人员都有赖于持之以恒的技术积累和培养。撇开欧美球队的技术优势,对比相邻的世界杯常客——日、韩两国,从中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就有很多:无论国内的注册球员数量、国家足球氛围、海外球员的成功经历都是我们借鉴的来源。
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可以抵御无数的磨难,再次崛起在世界发展的前列。相信国足也有能力唤起球迷久违的信心和激情,带给国人再次的回味和感动。就像刘欢的那句歌词: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加油,国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