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美也被新时代拒之门外,难道张瑞敏魔咒真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治的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前一段刚刚传出国美(以下非经特别指明,国美即指国美电器/国美零售)给员工停发工资只发社保费的消息,最近又在传国美被申请破产的新闻。作为见证过国美辉煌的一代人,我对它陷于如此境况而扼腕叹息。

当年的国美何等的风光。*光裕兄弟年在北京创办了第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的小店,经过艰辛拼搏,打造出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年,国美电器香港上市,市值最高时达到多亿港元。国美电器以.5亿元销售额位列“年中国连锁百强”首位。

在国美电器的支撑下,母公司国美控股集团投资了金融、房地产、科技、互联网等业务领域,旗下拥有五家上市公司。北京霄云路上国美总部所在的鹏润大厦直插云霄,威风凛凛,引人仰望。*光裕的各种头衔更是无比显赫——中国家电零售业连锁模式的创始人,现代潮商代表人物之一,、、年三度问鼎胡润百富榜之大陆首富,在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亦排名第一。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年8月30日,*光裕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同时被判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光裕入狱后,国美电器先经历陈晓夺权之战,后又迎来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逆袭,待*光裕出狱,国美电器已江河日下。自年开始,国美就已连续多年亏损,年国美亏损44亿元港元,年上半年亏损30亿元港元。

年初*光裕复出后大放豪言,“力争用未来18个月的时间,使企业恢复原有的市场地位”。*光裕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创新”行动:打通线上线下的新零售,年入驻京东、拼多多,以及年全力投入“打扮家”、“真快乐”、“折上折”三个APP,随后又搞视频带货、门店直播等……

现在,国美的确大变样了。年上半年,国美营收亿港元,相比上一年直接减半,净亏损则高达30亿港元。此外,国美预计第三季度销售收入还将下滑55%-60%。资金链更为紧张,到今年6月底,国美账上只有24亿港元现金,而一年内要偿还的各类借款高达亿港元,到9月底,国美已产生逾期贷款30亿港元。

*光裕复出时国美电器市值亿港元,现在仅剩57亿港元,股价下跌92%。国美要求员工签承诺书,同意仅发社保延发工资,*光裕夫妇减持股票套现20亿元,网传国美被申请破产清算……看来,国美真的是回天无力了,*光裕也从神坛跌入了深渊。

国美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是因为*光裕犯罪入狱吗?当然,这对国美经营肯定有不利影响,但是,*氏家族始终管控着国美,*光裕也可以狱中遥控,因此,国美并没有脱离*光裕的实际掌控。可见,国美衰落的根本原因不是*光裕入狱。

《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工作的》一书写道:“决定当今企业成败的因素,就是要看企业能否持续推出高质量的产品”。其实,持续推出高质量的产品的能力就是持续创新能力,持续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存亡。国美恰恰是成为线下家电零售的王者之后,就再没有什么响当当的创新成果,没有持续创新能力,只靠吃老本,肯定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国美首创线下家电零售连锁商业模式,是这一领域最成功的企业,因创新而成功。但是,当电商风起云涌之后,*光裕在监狱中及出狱后都进行了很多创新尝试,然而都失败了。国美上下几万名员工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创新成果。失去创新能力的国美只能被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新秀远远甩在身后,无可奈何花落去。

昙花一现是国美和绝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的通病。自改革开放以来,南德集团、秦池集团、健力宝、科龙电器、四通集团、春兰集团、海航集团、雨润集团、力帆集团……等众多昔日顶尖企业、成功企业在登顶后迅速坠落神坛,都难逃张瑞敏魔咒——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现在,很多人又用国美的败落来证明张瑞敏魔咒的正确性。

虽然国美等很多民营企业很难能成为跨时代的企业,更不可能成为跨时代的成功企业,但我仍不认为张瑞敏魔咒是正确的。张瑞敏魔咒混淆是非,抹煞了成功企业与平庸企业的区别。成功企业和平庸企业是有明确界限的,不容混淆。

在一个时代之内就有成功企业和平庸企业之分,这是太常见的事情了。国美在线下时代是最成功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大中电器、永乐电器都被国美收购了,它们就是平庸的企业。

年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王安电脑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字处理机生产商。年申请破产保护的美国柯达公司是胶片时代最成功的企业。王安电脑、柯达公司都是一个时代内的成功企业,这是无可置疑的。在一个时代之内做得好的企业就是成功企业,相比那些苦苦支撑或者流星过世的平庸企业,成功企业业绩卓越,声名显赫,怎么能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呢?

跨时代的成功企业也是有的。就我个人观点,跨时代的成功企业寿命应在50岁以上。由于中国实施市场经济的时间仅有40年,因此还看不到跨时代的成功民营企业,华为、阿里巴巴、美的这些优秀企业正在为此而奋斗。

从世界范围看,跨越时代的成功企业比比皆是。日本有千年企业21家,年企业家,年企业近家,百年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1%。全球最古老10家企业,日本占9家。最古老的金刚组,一家木结构建筑商(房企),成立于年,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距今年。东芝年创立,三菱重工年创立,理光年创立……

德国百年企业有余家,我们熟悉的有西门子公司、奔驰公司、宝马公司、巴斯夫集团、安联保险集团、阿迪达斯公司、卡斯可厨房有限公司、博世集团、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公司等。在全世界3个制造业隐形冠*中,德国占到了近?半。

美国的建国史虽然很短,但是,跨越时代的成功企业却很多。全球百年企业数量国家排行榜美国以家居第二位。杜邦公司创立于年,花旗银行创立于年,宝洁公司成立于年,辉瑞公司创立于年,高盛公司创建于年,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于年......

张瑞敏魔咒不顾客观存在的性质之分,把所有企业混为一谈,是片面的、极端的、错误的,会使企业和企业家迷失正确的方向并且丧失长期斗争精神,因此千万不要相信它!

其实,张瑞敏一手打造的海尔集团也算是20世纪八九十时代的成功企业,当今已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了,如果按照张瑞敏魔咒的逻辑,海尔集团也是一家时代的企业,无法成为跨时代的企业,那么,继续经营下去就是逆潮流之举,为了不致劳民伤财,现在就应该把海尔集团卖掉或者关门清算,这才是上策。显然,这是多么荒唐的结论。

事实上,张瑞敏也没有遵守自己的魔咒去关掉海尔,而是选择接班人继续经营一家“注定不能跨越时代”的企业,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由此可见,张瑞敏魔咒不过是张瑞敏为了显示其管理学造诣,故弄玄虚而已。

在一个时代之内有成功的企业,同时,也存在着跨时代的成功企业。国美电器是当之无愧的一个时代之内的成功企业,因为缺乏持续创新能力而没能成为跨时代的成功企业。这不仅是国美的问题,也是绝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的问题。

本来芝麻开花节节高,一个时代内的成功企业有积累、有实力,最有条件创造新辉煌,但是,成批成批的半路夭折,令人痛惜。成功企业为企业家、股东、员工、国家创造了巨额财富,是全社会的共同宝贝,它们的衰败,是所有人的共同损失,任何人都不应幸灾乐祸!成功企业的丧钟不仅为创始人而鸣,也为你我而鸣!

那么,民营企业如何突破张瑞敏魔咒走向跨时代的成功企业呢?这绝不是靠钱多、靠人才、靠*府支持等外在原因能解决的,而是要靠打造持续创新能力。

国美不就是缺乏持续创新能力吗?在玩转线下家电零售连锁之后,国美有钱、有人、有品牌,但是就是没有创新成果。创始人*光裕有过伟大的创新,后来既没有变笨也没变懒,但是,他是人不是神,任何人的创新能力都是有限的,即使是乔布斯、马斯克也是创新能力有限的。

乔布斯有生之年创新了电脑、手机、动画片,但是,他去世时没能为库克留下什么压箱底儿的爆品。现在马斯克牛气冲天,在电动车、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有伟大创新,但是对已肆虐全球三年的新冠病*也没有任何建树呀。如果说,常年牢狱生活限制了*光裕的创新能力,但是,几万国美人都眼巴巴等着创始人拿出新点子,自己却无所作为,这不正说明国美缺乏创新能力吗?

一家企业绝不能把创新能力都押在创始人身上,创始人是人不是神,他是有创新周期和个人寿命的!完全依赖创始人创新能力的企业当然只能是时代的企业,不可能成为跨时代的企业。跨时代的企业应该靠所有的人(企业内部员工+企业外部可动员的人)发挥创新能力,而要靠所有的人就要建立创新机制。创新机制是一套鼓励、支持、奖励企业内外人才为企业提供创新成果的制度体系。说俗了就是:谁能提供创新成果,谁就能升官发财。有了创新机制,企业才能持续吸引、激发各类人才从事创新活动,企业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前面我列举了日、美、德很多跨时代的成功企业,它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建立了创新机制,让能带来创新成果的人升官发财!

多年前的世界首富洛克菲勒把标准石油公司总裁的宝座没有传给在该企业工作的儿子,却传给了非亲非故的优秀经理人阿齐博尔德;乔布斯可以把苹果公司董事长、CEO大位传给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库克;谷歌、微软都让印度裔人来做掌门人;日本企业创始人可以让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婿、养子做传承人。这些企业都建立了优秀的激励机制与文化传承机制,这是它们能够持续创新、长盛不衰的根源。现在,中国的华为、阿里巴巴、美的等企业也正在建设创新机制,非常有希望成为跨时代的成功企业。

国美外有成千上万的合作伙伴,内有几万员工,为什么没能拿出一个管用的创新成果?并不是这些人没有创新能力,而是缺乏创新机制。国美内部采用家长制管理,等级森严,严重压抑了员工创新热情。

有一个场景最能说明国美的等级制。在鹏润大厦36层开会时,会议室内还有不少打扮隆重的礼仪小姐,虽然开会的人数并不多,中间一圈是*光裕等高层坐着,每人前面放一杯热茶,三个礼仪小姐不停地给他们放烟和添水,其他员工则坐在周围,每人分发一瓶矿泉水,老板高管与中下层干部待遇明显不一样。

*光裕家族牢牢把控国美控制权,*光裕的媳妇、两个妹妹、二妹夫、母亲都在国美电器或其关联公司任职,别人再有本事也突不破“天花板”。当年陈晓反对*家一手遮天,结果被赶出了国美。离开国美后,陈晓曾说明了自己和*光裕争夺控制权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大股东(*光裕)希望对国美电器有绝对控制权,将企业变成他个人意愿实现的地方,变成工具化国美……假如完全用他个人意志绝对控制公司的话,管理层就很难接受。管理层认为应该以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不是以单一股东意志来决定公司的命运”。在*氏家族掌控国美的期间内仅对员工实施了一次股权激励,还是为了在陈晓离职后稳定人心。优秀人才在国美升官发财都会碰到棚顶,谁还有创新积极性?

为什么国美没有创新机制?因为没有创新文化。创新机制来源于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就是不断寻求新突破、新境界的思想观念。

当国美成为中国第一家电连锁商后,*光裕就跑到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领域去挣快钱,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光裕靠一个点子挣到了第一桶金,不再继续深挖家电零售业,而是四面出击,多元经营,足见他也是满脑子投机思想,哪有什么创新理念。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创业之初贩卖农产品,当发现石油行业的机会后,就放弃了农产品贸易业,集中全力投到这一个行业上,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炼油商。洛克菲勒说:“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必须做到精益求精,必须拥有最好的设施,所有设备都必须坚固耐用,而且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去赢得最大的成功。”正是有了专注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标准石油创新不断,做成了行业老大。

实际上,国美家电连锁还有很大潜力可挖,至少连锁店还没有开到国外,不能做国际生意,国美还算不上卓越企业。*光裕没有精益求精的创新思想,当然不会去建立创新机制。假如*光裕当年未搞多元化投资,始终专注家电零售,很难说国美不会向电商成功转型。

打破沙锅问到底,为什么*光裕缺少创新思想呢?因为他缺乏正确的经营理念。创新文化来自于正确的经营理念。正确的经营理念就是指导企业谋财致富的根本行动方针。例如,同仁堂的经营理念就是:养生济世,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华为的经营理念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经营理念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经营理念的本质就是为顾客创造超级价值,错误的经营理念的本质就是急功近利。只有能为顾客创造出超级价值,才能赢得顾客的青睐;顾客的需求又是不断变动的,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持续获得顾客的满意。可见,如果坚持为顾客创造超级价值的经营理念必然产生创新文化。

*光裕以家电零售连锁这一创新模式为顾客带来了超级价值,国美因此取得了重大成功,此后,*光裕的主要精力都用到金融、房地产和违法犯罪上去了,国美没有了什么创新。在内部管理上简单粗暴,曾对某员工说如果离职就弄死你。这些行为都体现出急功近利的错误经营理念。*光裕不能继续为顾客创造超级价值,一心想着挣快钱,又怎么可能树立创新文化呢?

即使复出后,*光裕仍然秉持错误经营理念。他豪言用18个月就重现辉煌,动不动就是上千亿营收的规划,处处都透露着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感。他对待员工没有起码的尊重,开会听报告时自己玩手机、打游戏,欠发员工工资还理直气壮的骂讨薪的员工不要脸,不给员工发工资,自己两口子却忙着股票套现……脑袋里有这样错误的经营理念又怎么可能为顾客创造超级价值呢?坚持错误的经营理念又怎么能产生创新文化?

国美的控制人*光裕秉持错误的经营理念,从而不能在国美树立创新文化,没有创新文化的国美也就不能建立创新机制,没有创新机制的国美就没有持续创新能力,没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国美就没有持续创新成果,没有持续创新成果,国美必将被市场淘汰。以上就是为什么国美只能是时代的成功企业而不能成为跨时代的成功企业的主要原因。

国美靠*光裕兄弟白手起家,成功不易,曾经无比辉煌,但它没能打破张瑞敏魔咒,新时代的大门已向它紧紧关闭。国美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它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面镜子,其他民营企业都应引以为鉴。国美不能跨越时代的根本原因是控制者*光裕秉持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错误经营理念,并不是因为无能或者缺钱、市场不好。

中国民营企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市场考验,要谋生存求发展,要与国内国外优秀企业全面竞争,只有自我革命,树立并始终践行为顾客创造超级价值的正确经营理念,才能建立起先进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机制,如此则必能使企业迸发出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巨大的持续创新能力必然催生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能持续孵化出创新成果的企业难道不就是我们朝思暮想的跨时代的成功企业吗?跨时代的成功企业万马奔腾之时,必是伟大中华复兴之际!

作者:北京至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股权设计师邱清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