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董元奔(江苏宿迁)
人们喜爱樱花,不仅是因为它的纯洁和烂漫,更是因为它的花期短暂,昙花一现的绚丽勾起人们对于人生的思考。但是,在自然界中,比樱花更加能够打动我们这种思考的生物很多,其中就有竹子和蝉。
谁一生看见过几次竹子开花吗?竹子是开花的植物,但是,竹子并不会随便开花,它们十几年、数十年,甚至长达百余年才开花。竹子一旦开花,马上就结子了,完成这两件事,竹子的生命也就走到尽头了。《山海经》说:“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结实,结实必枯死,实落又复生。”
竹子以其虚心和品节的特质被古往今来的人们奉为安身立命的榜样,激励了一代代的人们走向高尚。在漫长的岁月中,竹子不嫁不娶,一直寂寞的成长,但是它们大多还在壮年的时候就被我们砍伐,用来做各种各样的器具了。竹子不能善终,它没有怨言,被砍伐的那天它还保持着虚心和骨节。如果不被砍伐,它会按照原来的速度继续成长,成长的过程中继续保持虚心和骨节。终于有一年的有一天,一片年龄相当的竹林知道自己到了大限的时候了,它们终于耐不住寂寞要享受一次天伦之乐了,它们把一生的压抑都释放出来,开出绚丽的花儿,阵阵风儿吹来,它们完成了最心醉的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授粉,然后幸福的死去。在某一场雨后,一只只竹笋钻出地面,竹子新的高尚的故事开始了。
一生的品格没有保持到最后,我们没有责怪竹子,因为我们实在很少看到竹子最后的绚烂。不过即使看到了,我们也应该更加倍的钦佩竹子,它一生唯一的一次炫耀只是为了种群的繁衍。
在品格上跟竹子可以相提并论的是我们餐桌上那模样丑陋不堪,但是却富含蛋白质,口感香脆的金蝉。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常常认为蝉鸣太恬燥,因而从来没有赞美过它。
蝉的幼虫在漆黑的地下寂寞的呆上六七年,才长成成虫钻出地面。它知道钻出来凶多吉少,因为它钻出来就是为了给人类食用的,但是,仰仗它种群数量的庞大,一小部分没有被食用的蝉得以蜕壳,并爬上树梢,起劲的嘶鸣。像竹子一样,它需要最后的唯一的一次生理快乐,才能保持种群的延续。一次短短的艳遇之后,它把卵产在树枝上,便结束了它数年生命中的阳光一周。它的数量庞大的卵被雨水打落到地上,浸润到土里,于六七年后孵化成比荠菜籽还小的幼虫钻到地下,又一次高尚的故事开始了。
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竹子和蝉的高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