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周杰伦新歌遭质疑才华罕见而脆弱,拥有的人
TUhjnbcbe - 2024/6/18 23:28:00
白癜风专家公益援助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2/5972953.html

9月16日晚,周杰伦新歌《说好不哭》终于上线,从翘首以盼,万众期待,到被质疑江郎才尽,消费情怀,仅仅只用了一个晚上。

这种盛况,让我想到了上一次菲姐的演唱会,同样是堪比过年般的热切期盼,同样是迅速口碑坍塌,评论两极化。

从彗星般的横空出世,到一次不如一次的后期表现,让我们这些粉丝也难免跟着揪心:盼他出来,又怕他风光不再。

因为如果她们这一次没做好,或者下一次还没做好,就会被人质疑过去是凭运气,本就才华有限,又或者更糟糕,她们只想圈钱。

但其实,很多人不明白:才华本就是稀缺品,不仅罕见还很脆弱,而我们总是致力于摧毁它。

有一部高分电影,叫《幼儿园教师》,里面探讨了关于天才的话题。

Lisa,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她有着忠诚老实的丈夫,两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她从事教育行业二十年,外人看来,她生活幸福祥和,但她内心深处,却充满孤独和痛苦。

她热爱艺术和诗歌,坚信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施展,努力保证破碎灵魂的完整性。

每天上课结束后,她都会去参加诗歌培训课,这是她乏味平庸生活里的唯一避难所。可是她的作品,不被同学和老师认可。

有一天,她发现班里一名,5岁的学生Jimmy,一直自言自语。出于好奇,Lisa注意听他念出来的句子,才发现那是一句句,充满奇思妙想的诗歌。

恍若见到曙光一般,Lisa坚称Jimmy,是当代莫扎特。

Lisa认为:才华脆弱而罕见,我们的现代文化,却致力于摧毁它。

而莫扎特,却被国王和皇后们滋养着,他疲倦时,他们按摩他双手,他弹琴时,他们喂他糖果。

所以,和国王王后,为莫扎特提供温润的土壤一样,Lisa也认为自己是Jimmy的缪斯女神,有责任挖掘和守护Jimmy的天赋。

她控制了他的生活,打断他下午的午休,带他出去谈话,解雇他的保姆,只为了有更多时间和他在一起,记录他每一次的口吐莲花。

作为非法监护人,Lisa的做法是很疯狂的。

但是她为自己找了很多借口:Jimmy的父母离异,他的爸爸根本不关心他;继母将他的自言自语视为怪异;保姆对他漠不关心。

Lisa害怕糟糕的家庭和社会,会让Jimmy的天赋最终消失,她是如此迫切的想要守护他的才华,以至于她做出了许多越界的事情,最后甚至在Jimmy父母不知情的状况下,独自带男孩去到陌生的地方。

毫无疑问,她的行为最终得到了制止,当我们都把她当作一个疯女人时,电影的最后出现了揪心的一幕:

男孩独自在公交车上,他自言自语的说,我有一首诗。

但是没有听的人。没有人在意他在说什么,没有人记录,整理归档,人们只把他当作一个怪胎而已。

Lisa也许疯狂,但谁能保证,她曾经不是一位小Jimmy呢。

但没有人支持的天才,是自杀的梵高,无路可走的高更,他们喷薄的艺术造诣,没有得到完整的呈现,人们所眼见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又或者,有无数胎死腹中的天才,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教育家格拉德·威尔说:天才并非大海捞针,这世界有很多天才,如果他们没有得到鼓励和支持,就会消失......

天才是脆弱的。

芭芭拉·纽霍尔·福莱特,在年,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小说,当时她12岁。

但当她25岁时,她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她的踪影。

4岁时,芭芭拉缠着她的父亲威尔逊,给她讲一个关于打字机的故事;5岁时,芭芭拉在没有人帮助的情况下,打印自己的信件和诗歌;6岁时,她完成了第一篇字的短篇小说;8岁时,她开始写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12岁时,《没有窗户的房子》和《伊珀西普在那里的生活》出版。

芭芭拉说:书的内容是关于一个,叫伊珀西普的小女孩,她住在瓦尔克罗比山的山顶上,非常孤独,所以她去野外生活。她和动物们交谈,和它们一起过着甜蜜可爱的生活。

一位评论人直言:美得令人难以忍受。芭芭拉因此被预言,将会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家。

但不久,芭芭拉的人生,遭遇了迎头一棒。

她最崇拜的父亲,偷偷和雇主的秘书偷情,因此被解雇,丢了工作,母亲在父亲离家后,精神状况出现问题,变得难以相处,并且母女俩,陷入了财务困境。

年,长期不堪重负的芭芭拉,接受了精神治疗,并随后逃回旧金山,最终被警察抓获,可她拒绝回到监护人身边,一时成为新闻热点。

她说:我离开是因为我觉得,我必须有我的自由。在为我制定的计划下,我感到完全压抑,几乎发狂。我不想上大学,也不想过标准化的生活。我一生中从未去过学校。也许我会喜欢它,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不想喜欢它。

年,为了生存,她应聘成为打字员,为福克斯编写书籍概要。

评论员柯林斯说:大约一年半内,芭芭拉和她的母亲,都在努力找工作,在经济大萧条开始的时候。

而芭芭拉此前也在,接受《泰晤士报》的采访中说:在她16岁生日的时候,拼命想在曼哈顿找份打字员的工作。

她在那段时间写的信,在哥伦比亚大学存档,令人心碎。

在信里她说:我的梦想正在经历它们的死亡风暴。我以为它们都被安全地埋葬了,但有时它们在坟墓里搅动,让我心痛如绞。你知道,我指的不是特定的梦,而是它们群聚在一起的光芒四射的梦——它们彩虹般的翅膀,彩虹般的,明亮的,翱翔的,光荣的,崇高的翅膀,在时间和金钱世界的,钢铁标枪和弓箭面前死去。

年夏天,她遇到了了一位,叫尼克森·罗杰斯的户外运动者。她们结婚,并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生活。

可几年后,丈夫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同样的出轨,同样的见异思迁,同样的致命打击。

年12月7日晚,一位朋友说:当时已婚的芭芭拉,在与丈夫争吵后,离开了她的房子。

她的口袋里揣着30美元,手里拿着一本笔记本。再也没有她的消息了。

芭芭拉同父异母的妹妹认为:她可能从布鲁克林来到了怀特山,并选择冻死自己。

那一年,她才25岁。

很多人认为,天才意味着,拥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能够面对生活的责难,逆境雄起,但其实,逆境是人才的磨刀石,却是天才的殒命刀。

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天才很难幸存。

所以,当梵高有弟弟的金钱支持时,他可以安心画作,而当弟弟结婚后,夫妻经常因为扶助他的问题,吵架分歧时,穷困潦倒的梵高,选择了自杀。

而小说《月亮与六便士》里,毛姆更是塑造了一位,一路依赖他人扶持的画家形象,据说是以高更为原型。

就连我们熟知的爱因斯坦,也是一位离开助理,甚至会忘记家住哪里的怪才。

教育家朱奈德·穆贝说:大多数人都不明白,才华是脆弱的,如果你不拥抱它,并小心翼翼对待它,它就会溜走。

才华是有时效性的,如果没有在肥沃的土壤里,开花结果,就会在贫瘠的土壤里,迅速凋零。

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过,神童莫扎特的故事,但我们很少知道,他的妹妹也是一位音乐天才,但18岁以后,父亲和她的丈夫,对她的定位都是:家庭主妇。

家庭是培育天才的第一土壤,缺乏家庭的支持,天才会变成庸才,有了家庭的支持,天才才会散发出熠熠光彩。

作为天才的代名词,发明大王爱迪生,很好的印证了这个道理。

根据爱迪生自己的叙述,他天才的根源,可以在他温暖的家庭环境中找到。对于爱迪生而言,慈爱的母亲对他的人生至关重要,他说:我的母亲是我的创造者,她是如此真实,如此信任我,让我觉得,我有一个值得为之而活的人,一个绝不能让其失望的人。

爱迪生很早就失去听觉,他的正规教育只持续了三个月,当时他的老师一致认为,他智力有问题。

很多老师认为他很笨,他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提问,他很会制造麻烦,他有多动症。

而爱迪生的母亲,始终坚持信任他。母亲带她离开学校,亲自教育,培养爱迪生对于阅读的兴趣。

9岁时,他得到了一本关于科学实验的书,他做了书中所有的实验,对化学产生了兴趣。他的听力障碍,帮助他完全专注于实验。

爱迪生对我们理解天才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他达到了最严格的天才标准,另一方面,爱迪生也利用自己的经验,制定了许多关于天才如何发展的规则,比如:天才是1%的灵感和99%的汗水。

对于爱迪生而言,家庭是培育他的土壤,而通过努力工作,坚持不懈,才能让他的才华得以保存。

爱迪生的创造性方法,使哲学家阿尔弗雷德,在年宣称: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发明方法的发明,它打破了旧文明的基础。

所以从爱迪生身上,我们能够发现:天才离不开外界的支持,但想要长久保持才华,更需要自身的不懈努力。

缺乏支持,会阻碍潜在天才的发展前景。他们将没有机会有所作为。比如历史上被剥夺教育的妇女,以及那些出生在贫困或压迫中的人,除了活着,没有机会为任何事情努力。

而天才缺乏努力,缺乏对自己才华的小心翼翼,以及谨慎对待,则会让才华昙花一现,迅速枯萎。

道理人人都懂,可为何步入了现代社会,在某个领域,能够产生集大成者的天才,却越来越少呢?

当然,在技术和科技领域,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天才,展现着他的非凡才能,但在艺术和文化领域,几乎整个世界,都出现了断层。

我们的现代文学、音乐、艺术、和雕塑,远远失去了曾经的辉煌。尽管我们明明拥有更好的物质条件,更强大的协作团队。

社会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古代天才,都有以下特质:

他们完全沉浸在其中,排除了任何消遣;

他们得到无条件的支持;来自家庭,国王,社会;

他们的智力、集中力、耐心和决心明显优于现代人;

他们敬仰艺术,不像我们,将赚钱和物质放在第一位;

他们不渴望世俗的舒适和奢华,渴望为艺术奉献自己;

他们有着巨大的内在动机,即便耗尽一生,也乐于坚持;

他们没有设定期限、目标,时间,他们没有焦虑感;

他们没有寻求荣誉、掌声或奖励,许多人一生都没有被认可;

而我们这代人,都明显具备以下特征:

我们没有阅读古代文献的习惯,很难传承这种精神;

我们对每件事都有最后期限,所以急着把事情做完;

我们对手头任务不感兴趣,很多人活着只为了赚钱;

我们很少动用自己的思考,习惯了寻求互联网答案;

我们更担心的是结果,而不是工作质量和过程;

我们对大部分事情,缺乏耐心、毅力或奉献精神;

我们的主导价值观,都围绕着赚钱和声名地位;

我们缺乏对艺术,以及艺术家们的,潜在敬畏;

我们愤世嫉俗,沮丧,不欣赏我们生活的世界;

我们已经失去了,一心一意做任何事情的能力;

家庭也是罪魁祸首,他不遵从孩子的天性,热衷于打造社会认可的精英;

即便有一些具备天才潜质的人,他们也被社交媒体所迫害。

和过去可以专心做自己事情,遵照内心想法的天才不同,当代天才,他们不情愿的,被放置舆论的风口浪尖,被动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

而这些声音,通常来自于专业能力不如他们的人,甚至并不希望他们真正过好的人。

比如说:

一个曾经的顶级歌手,会因为演唱会走音,被质疑圈钱;

一位曾为一代人缔造共鸣的歌手,会因为新歌不出彩,被质疑贩卖情怀;

一位中国唯一的喜剧大师,会因为新电影很励志,被嘲笑沦为贩卖鸡汤;

一个少年成名,言辞犀利的作家,会被质疑有人代笔,尽管没有任何证据;

但有人将空口无凭,当作言论自由,用自己嘴,定下别人的罪。

所以,在那场全民要么围攻,要么围观的盛大争论里,韩寒委屈的表示,当一个作家被质疑抄袭的时候,这个帽子就再也摘不掉了。

当年被说抄袭的海岩,现在也销声匿迹了,被质疑代笔的韩寒,转而做导演;

恶语能够造成多大伤害,没有人在意,互联网让那群嗜血的蚂蚁们,有机会聚集起来,在看不见的地方,制造显而易见的伤害。

可是人们说,这是明星需要承受的;后来,所有的名人,都包囊在范围内了。

杨振宁娶了小很多岁的妻子,即便人家两情相悦,多年来一直被骂人品有问题;

袁隆平被拍到出入大别墅,没有人求证这别墅是不是他的,就算是他的也是他应得的,可是一群人辱骂和围攻,忘记自己吃的粮食要感恩于谁。

互联网让那些稍有名气的人,都被放置在群众的放大镜之下,想要不受干扰的潜心创作,难度本身就很大。

再加之有才华的人自身,如果没有小心翼翼的呵护自己的才华,很容易陷入创作困境。

而困境,又会引发新一轮的耻笑和围攻,因为我们习惯了鼓吹成功者,而对失败者恶语交加。

人们崇尚功成身退,事了拂衣去。

也就是说,你在鼎盛时期就退下去吧,不要再继续死磕,以免后面精力不济,做出丢人的行为。

所以,当成龙一把年龄,依然秉承对功夫电影的热爱,一部又一部的不肯歇时,舆论的风口陡然一转,变成了:成龙最烂的电影,永远在下一部。

完全忽略了,在这些不好的电影里,也有一些被忽视的好电影,更有着一个落伍老人,对事业的执拗。

要么夸大其词的追捧,无脑的赞誉,要么就是奚落和诋毁,对于那些有才华的人,和他们创作的作品,公众已经很难做出公允的判断,富有见解的建议,以及温暖有价值的鼓励。

人们只喜欢情绪化的捧杀或棒打。

要知道,拥有才华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它不需要其他东西加持,而对才华的过分苛责,以及才华带来的聚光灯,都是对创造力的抑制。

明白那些有才华的人,他们在当今时代,所经受的压力,你就能明白为何好作品,都产生于无人问津,默默无闻时。

你更明白为何那些优质的创作者,他们会选择离开人群。

所以,不要问这个时代为何没有天才,不要问华语乐坛,为何没有集大成者出现,因为有时观众和听众,也要为时代负责。

你想什么样的人,出现在这世上,你就要善待什么样的人;你身边出现了什么样的人,证明大环境造就了什么样的人;

而我们每个人,绝对是每个人,都是大环境的一员。

只有我们都明白了,自己对一切负有责任,才会有一个更良性运转的世界出现。

巴黎夜玫瑰

百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杰伦新歌遭质疑才华罕见而脆弱,拥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