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演员请就位嘴上说的是演员,心里想的全
TUhjnbcbe - 2025/2/21 19:00:00
《演员请就位》第二季第二集昨天一播出,就迅速挂上了热搜。好吧,郭小四你又赢了!如果说第一集的看点是尔导的严厉,那么第二集的流量担当显然是郭敬明。别质疑郭导有什么资格坐在这里?看第一季就知道,人家的设定也是代表了了市场上的一种偏好。但如此明目张胆的破坏规则,就难免引起公愤了。当然四娘一直都是颜控这我们都知道,而且他偏爱苍白、瘦弱、病态美这一挂的男演员,看《小时代》选角我们也都了解了郭导的喜好。但是就《陈情令》那表演片段,把S卡发给一个念台词的机器人你敢信?全程尴尬到停。难怪有网友评论,看了这段表演,他差点就想原谅肖战了。而当董思怡问出导演给S卡的标准是什么?不得不说,姜还是老得辣。尔导先问台上的演员:“是代表你们在后台不认同吗?”将问题明确化,直指郭敬明。郭敬明则直抒胸臆:我发S卡的标准,就是我想找他拍戏。真是平地一声雷,你砸场子也不是这么来的。前面刚说为了观众负责,你不会用这样的演员,后来就放这么一大招儿!当然小四反应还是快的,马上意识到不对,又开始说大词儿给自己找补。眼看控制不住局面,一向儒雅、关爱后辈的凯歌导演,说自己是个老实人,拍戏这个事儿只会私下说。开始将这雷往攻击力极强的李诚儒老师那里引。说李诚儒老师已经有了一个非常迷茫的表情,旁边的尔导一听就乐了,马上敲边鼓让李诚儒老师别睡着了,该清醒了。然后这雷就成功的递到了李诚儒的手上。陈导啊,你快别说什么自己是个老实人了。三位导演都是滑头,这台上就一个老实人,也是人家李诚儒。这活脱脱就是一职场大剧情景重现啊。很眼熟有没有。大家都知道不对,但都不想站出来,但必须得有一个人出来得罪人,说点不留情的大实话,拦住小四的瞎胡闹。你看赵薇心知肚明,只是讽剌了郭敬明的审美固定,尔导新来的,只能摆出了吃瓜的姿势,陈导或许心想我家里还有帅儿子要出道,我不能得罪年轻人(我瞎猜的)。众望所归的,李诚儒老师扛起了雷。李诚儒老师的设定并不是导演,所以小四也就胡搅蛮缠,火力全开。当然李老师也不盖的,其实我觉得李诚儒老师怼的全在点上,不信你看尔导乐不可支的样子。前一天我还想夸大鹏主持得不错,这一期就拉起了偏架,也太明显了。这一期节目,从话题度和播放量上看,节目组赢了,小四或许也很自豪,以一己之力将节目送上热搜。而我们也看明白了,什么选出好演员啊,明明嘴上说的是演员,心里想的是流量。从一开始制片人的分级制度就体现了,在制片人的心目中,市场对于流量的偏好和喜爱。追求流量到底有没有错?从商业角度,没错。但影视是一种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如果只追求流量的迅速变现,必然导致的是烂片大量出现,而这些毫无演技的流量明星也如同昙花一现,最终是口碑与市场的双输。流量明星们自然是粉丝众多,而且这几年粉丝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大,粉丝文化和粉丝经济学也越来越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资本为何青睐造星?因为爱豆的粉丝会情感向消费,为爱发电啊。即使是14年前的《超级女声》,当年的互联网、智能手机远不如今天这样发达,当年这一选秀节目给湖南卫视带来的直接经济收入达到了万元,其中贴片广告万元,冠名赞助费万元,短信收入万元,这三类只是一部分。更别说后续签约、代言、推出的演唱会。无论是《青春有你》还是《创造》或者《偶像练习生》,都利用了赛制规则,让粉丝为偶像投票。为了送爱豆出道,粉丝们格外能“打”。《创造》决赛前夜,各家粉丝已经筹集了0万元用来为偶像应援。比如《偶象练习生》当年的投票规则是,凡在其官方旗舰店购买一箱农夫山泉天然水或者维他命水,就能获得48次额外投票权利。结果如何?当然是哄抢一空,导致严重缺货。太过火爆不得不推出限购,每个ID只能购买三箱,并呼吁粉丝理性购买。最终农夫山泉线上销售额增长了倍,销售额突破千万。这只是打榜投票渠道中的一种而已。研究机构预计,年,偶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步入发展快车道,中国偶像市场总规模将达到亿元。其中,核心层音乐市场规模将达到亿,中间细分的数字音乐、演唱会、互联网演绎市场,由粉丝贡献比率将达到50%以上;外部衍生市场规模(电影、网剧、网络大电影、综艺、广告、二次元等)预计可达到亿元。(划重点)所以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轻的爱豆来参加《演员请就位》了吧。但是,庞大的粉丝团背后固然是利益的源流,偶像人设的变现和粉丝画像早已成为专业的营销术语,短视频引流+社交沉淀+电商转化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但是,如今的粉丝选择权和话语权也比以往更有份量。粉丝的力量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他们所产生的破坏性力量也会反噬偶像和其经纪团队。因为,如今粉丝早已从古早时期单一的“崇拜”变成了“养成”。粉丝早已成为一个更具主动性,更有组织性的团体,他们既能为偶像打傍、冲榜而疯狂,也会每天去偶像贴吧、超话各种追星平台签到、互动。既能为偶像出道助力,也能围观偶像的生活,转发偶像的活动、综艺、演唱会门票,甚至影视的控评。从追逐到参与偶像的事业与经营,粉丝们也有大量的社群活动,既有归属感,又有参与感和满足感。在互联网模式下,饭圈的圈层模式已经足够系统化、组织化和规模化,他们的组织力、传播力与造势、打榜的能力不容轻视。他们既能让自己的偶像屠榜进入顶流的位置,那么粉丝也将会越来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选择权,粉丝的意见甚至能够左右和影响偶像经纪人团队的选择。更成熟更有阅历的明星和艺人,可以很好的和粉丝团队交流、互动,甚至在关键事件上能够说服粉丝团体的一些作法。比如去年胡歌有部新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他的粉丝们制订了详尽的应援计划,并启动了集资应援活动,在短短几天之内集资84万。但最后被胡歌本人坚决拒绝了。而极端一点的例子就更多了,很多艺人的粉丝不断的站出来手撕艺人工作室不尽力,不尽心,公关不满意,接戏不满意的,要求辞退经纪人的大有人在。比如陈立农,这位参加《偶像练习生》并拿到了第二名,年末,他的粉丝因为不满公司为陈立农接下微商代言,就在微博上直接喊话陈立农所在的传奇星业老板,要求与该品牌解约。当时就上了热搜,第二天,陈立农工作室迫于压力,发表了解约声明。所以你看这件事,刚出道不久偶像接微商代言,对其前途、定位和商业价值都有着非常大的不可预估的影响,可这件事中,微商看中了流量明星背后的粉丝购买力,而经纪公司急于变现,反倒是只有粉丝真正关心爱豆接下代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经纪公司考虑的更为长远。而最为负面的例子莫过于肖战的粉丝了。事件中,肖战粉丝极力维护肖战所导致的一系列过激反应,最终也使得自己的偶像和其经纪公司遭受了巨大的非议,其商业价值也大打折扣。流量与其背后的粉丝,真的是一把双刃剑,在这个时代,爱与不爱都很容易,脱粉更容易。所以,别光顾看着流量背后的蛋糕,也要多看看不确定的风险,毕竟观众们不傻,别以为烂片就能糊弄我们,还是多留点机会给那些真正热爱演戏的好演员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演员请就位嘴上说的是演员,心里想的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