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对人生最好的诠释。
自然界有天然的生存法则:优胜劣汰。所以植物会尽其所能来适应环境,保护自己。有些植物有刺,可以防止被动物吃掉;有些植物会“伪装”,轻易还容易被发现;有些会释放特殊的气味,赶走动物……动物就自不用说了,
人也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尽管自以为可以改造自然界。实际上是拿自以为的聪明才智逐步毁灭着自己的生存环境。
就是因为毫无节制的贪婪,无休止的索取,想把世界变成方便自己的样子,结果却面目全非,自己吞噬着自酿的苦酒。
这些是人类的集体行为,在欲望的驱使下,完全没有节制。
如果回到个体上来,我们的选择就会更有自主性。
每个人都是有欲望的,只是看你是怎么处理这些欲望的。如果不加节制,那欲望就会变成你的主人。在无形中,你就会成为一个顺从的“奴隶”,每天被欲望役使着,而你浑然不觉,或许你还以为这就是生活正常的追求。
找回自己,最可靠的途径就是自律。
自律也是件比较辛苦的事。特别是最开始,还没有养成自律的习惯的时候,每天或每次督促和强迫自己做一件比较辛苦的事,可能是一种痛苦和折腾。这个时候,大多数的人为了舒适会选择放弃,自律也就只是“昙花一现”了。
一旦养成了习惯,自律就会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如果你的自律只是为了做一件事,那你多半会成为一个这方面的专家或者学者,要不然就是一个某一方面的能手。
如果你的自律是比较全面地对自己的要求和磨炼,那你就会成长为一个受人尊敬和注定有一番成就的人。
当然,自律是需要勇气的。
首先,要和自己的“懒惰”对抗。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出发,每一个人应该都是希望舒适和安逸的,什么也不做,享受各种“刺激”带来的满足感。如果选择了自律,就得和这些“舒适”“满足”说再见。放下这些“慵懒”,才有自律的基础。
其次,要和自己的“习惯”对抗。这里的习惯指我们身上存在的和自律有冲突的习惯。比如,我习惯于每天吃完饭,就躺在床上玩手机。要饭后适当运动,那就得和这个习惯“斗争”一番。
再次,要和自己的“拖延”对抗。自律基本的就是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如果总是到了该做事情的时候,对自己说:再等等,我再看会手机再说。那就永远也“自律”不了。没有特殊的情况,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不轻易改变,才是自律的表现。
选择了自律,也就意味着开启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人生之路”。在这条“路”上你能看到的风景必定更“惊艳”,前提是,你得扫除那些挡在路口的“荆棘”。
作为人类,我们的生存已经远离了自然界中哪种“适者生存”的赤裸原始状态。只要你不是躺着什么都不做,生存已经不是个问题。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来说,自律是塑造我们个体差异化的途径。
自律不一定能使你得到你梦想的东西,只是会无限接近。自律也不会使你收获你的欲望,因为自律本来就是克服了欲望的。自律还是一项很辛苦的事情,甚至只能得到别人的嘲笑,但那也是成长中的一部分。
自律缺少不了勇气。因为对手就是你自己。人们总说:人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可见自己想要打败自己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你不仅得了解自己,更得克服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影响自律养成的“障碍”。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跨越了这个“障碍”,你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发现更精彩的人生,感悟真正生活的真谛。
自律需要勇气,也是我们人生的一个“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