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021狂欢寂静与希望
TUhjnbcbe - 2025/6/12 21:55:00

作者丨小满

监制丨阑夕

还剩5天,年就要结束了。

故事很多,转折很快,春天很短,冬天很长。

从年初的新能源造车大战,到岁末的元宇宙概念比赛,一个个加注未来的筹码被豪掷而出。

无论何时,互联网都热衷于制造幻象的狂欢,哪怕喧闹过后,只剩下一片寂静。

回望这一年。

鸡娃一词归入历史;流量明星偃旗息鼓;饭圈女工获得自由;带货直播踩下刹车;恒大债务正式落锤;长视频盈利已久成谜;张同学为短视频做最后的挽尊……

在各行业剥去华丽的数据外衣之后,终于露出了接近现实的残酷底色。

进入年底,新冠疫情依然在各地蔓延,明星夫妻还在微博公开撕X,头部主播因税务问题轰然倒塌,吃瓜群众尽情啃食着本年度最后的新闻盛宴。

这样的收尾,似乎也是这一整年故事的缩影:

塌房、洗牌、规则和希望。

1

塌房

年,“小作文”成为了微博热搜的第一生产力。

从年初张恒的小作文,到年中都美竹、陈露的小作文,再到年底李靓蕾的小作文……

在新概念作文大赛冠军郭敬明,因抄袭风波淡出江湖之后,越来越多的“扫地僧”为匡扶正义挺身而出。

这些小作文或声情并茂、或娓娓道来、或如泣如诉、或添油加醋,在公众人物和普通受众不对等的信息壁垒之下,这些枕边人都充当了信息增量员的角色。

当光鲜的明星被赤裸的现实无情揭穿之后,一个个强大的商业流量帝国也随之轰然倒塌。

这场击鼓传花的明星塌房效应,最终导致了饭圈体系的土崩瓦解,在内娱横行多年流量狂欢也迎来终结。

对于内地娱乐圈来说,这是划时代的一年。

从最初的海报、专辑、写真,到互联网时代的打榜、话题、流量,追星文化在经历近40年的野蛮生长后,第一次遇到了巨大的冲击逆流。

随之而来的,便是上游资本的收缩和下游产业的动荡。

截止年11月底,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计部、集,同比去年减少29%和33%。

疫情前的年,通过备案的剧目数据为部、集,年与之相比近乎腰斩。

后流量时代的娱乐圈,数据女工们从控评、打榜、反黑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逐渐回归到了正常的工作生活,但也有一些人转入到地下工作。

“原来要做的一些数据还在做,但是不敢明目张胆,控评组和数据站的微博名也连夜改了,以免被抓到”,在媒体采访中,某粉丝后援会会长如是说道。

风波过后。

张恒在美国单独抚养两个孩子;吴亦凡在狱中怀念自己的前半生;陈露因敲诈勒索被警方逮捕;李靓蕾在微博上撑起了新女权主义的大旗。

或许,人生本就没有那么多光怪离奇的热搜。

那些曾经持续霸榜的明星话题,最终都不过是被利益所裹挟的鸡毛蒜皮,无论再怎么包装打扮,本质还是鸡毛蒜皮。

一个资本助推下的畸形造星产业,在无限膨胀之后,只剩幻灭。

2

洗牌

“双减”落地,一夜之间,教培行业重回起跑线。

俞敏洪积极自救,一边开直播带货,一边向乡村捐赠桌椅,几分悲壮色彩引来注目。

剧变,年的时间轴里俯拾皆是。

巨大的变革背后,是许多行业的重新洗牌。

这一年,“盲盒经济”撑起泡沫;新能源造车引发混战;智能手机市场格局深刻变化;餐饮行业新旧交替;房地产迎来大考;直播带货重塑整顿。

巨大危机与全新机遇交织而生,新王和旧神展开激烈的厮杀。

宁德时代在今年成功超越茅台,成为两市基金第一重仓股,但年底情节反转,茅台重回元高位,宁德时代随之放量大跌。

行业洗牌的基本逻辑是什么?

资本机构的钱从一个口袋,换到另一个口袋里,拔出萝卜带出泥,追涨杀跌的韭菜,最后被整整齐齐地收割。

从新能源到元宇宙,资本急于制造新风口、新概念,但没人会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成立于年的泡泡玛特,从成功引入日本玩具娃娃SonnyAngel开始起家。

连续几年的爆发式增长,助推泡泡玛特于去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国内“盲盒第一股”。

今年2月,泡泡玛特的市值一度冲到了亿,但随之而来的门店扩张、品控问题和赛道拥挤给泡泡玛特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年初的高光过后,泡泡玛特的股价开始持续低迷,现如今已经跌去了超40%。

像“盲盒经济”这般昙花一现的故事还有很多:

蜜雪冰城出圈引发的奶茶店加盟潮,贤合庄火锅模式衍生的明星餐饮网红店,元气森林异军突起后搅动饮料市场格局……

轰轰烈烈的跟风热炒之后,一切又会归于理性,不是每家奶茶店的门口都会大排长龙,也不是每个明星餐饮都能生意兴隆。

当然,这些红极一时的经济消费现象,都不及新能源造车的长线马拉松。

年,由于芯片短缺,新能源汽车面临着减配、减产、工厂停工的困境,可即便如此,一股造车新势力依然要冲进拥挤的赛道。

3月底,雷军正式宣布小米进军新能源造车,初期投入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亿美元。

4月,创维汽车申请加入游戏;6月,宝能汽车申请加入游戏;11月;青橙时代申请加入游戏;12月,自家游申请加入游戏……

新能源赛道上的玩家愈发拥挤,但凡能和制造业沾点边的人,都想冲进来分一杯羹。

为什么?

新能源的未来,就是能“上天”。

本月初,美国《时代周刊》将埃隆·马斯克选为年度人物。

《时代周刊》这样评价:在对地球上的生命以及地球外的生命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狂欢寂静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