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凡进场操作的交易者,大都是受到利益的驱使,在面对花花绿绿的盘面、面对价格涨跌的诱惑和面对资金的盈亏得失时,没有情绪上的波动,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问题是我们该如何避免?
转换一个思路想问题
一个犹太人走进纽约的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大模大样地坐下来。
“请问先生有什么事情吗?”贷款部经理一边问,一边打量着来人的穿着:豪华的西服、高级皮鞋、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些钱。”
“好啊,你要借多少?”
“1美元。”
“只需要1美元?”
“不错,只借1美元。可以吗?”
“当然可以,只要有担保,再多点也无妨。”
“好吧,这些担保可以吗?”
犹太人说着,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堆股票、国债等等,放在经理的写字台上。“总共50万美元,够了吧?”
“当然,当然!不过,你真的只要借1美元吗?”
“是的。”说着,犹太人接过了1美元。
“年息为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可以把这些股票还给你。”
“谢谢。”
犹太人说完,就准备离开银行。
一直在旁边冷眼观看的分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来银行借1美元?他慌慌慌张张地追上前去,对犹太人说:“啊,这位先生……”
“有什么事情吗?”“我实在弄不清楚,你拥有50万美元,为什么只借1美元?要是你想借三四十万美元的话,我们也会很乐意的……”
“请不必为我操心。只是我来贵行之前,问过了几家银行,他们保险箱的租金都很昂贵。所以嘛,我就准备在贵行寄存这些股票。租金实在太便宜了,一年只须要花6美分。”
贵重物品的寄存按常理应放在金库的保险箱里,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惟一的选择。但犹太商人没有困于常理,而是另辟蹊径,找到让证券等锁进银行保险箱的办法,从可靠的角度来看,两者确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除了收费不同。
通常情况下,人们是为了借款而抵押,总是希望以尽可能少的抵押争取尽可能多的借款。而银行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或有利,从不肯让借款额接近抵押物的实际价值。
所以,一般只有关于借款额上限的规定,其下限根本不用规定,因为这是借款者自己就会管好的问题。能够钻这个“空子”,转换思路思考问题,这就是犹太人在思维方式上的“精明”。
善于转换思路思考问题,常能获得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好像财富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大部分人都只是社会中的一粒沙而已,过着卑微而渺小的生活。在外,苦不得志备受煎熬;在内,上下受气被家庭琐事牵累。人生逆袭、财富滚滚来成为很多人可望不可即的事情。于是很多人选择了进入股市,在这里种下了希望能通过股市实现自己财富自由的梦想。有的没见种子发芽,有的经过四季却未见花开,有的昙花一现,终究抵不过一朝风雨的摧残。股市里面永远都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赚钱,这里不是一个任何人进入都可以随便捞金的地方,速成永远都只是天方夜谭。
学金融的未必能成为股神,股市中很多非金融专业甚至学历很低的炒股者成功的却有很多,原因是炒股票不是靠读读研报和一些数据,而是靠你坚持每天四个小时交易时间盯盘,然后每天晚上再复盘研究两个小时,周末最好别出去,再花十个小时总结全周的情况,能够像射手一样冷静、沉着、专注。索罗斯曾说过: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充足的自由时间来自我增值。然而有多少人,被忙碌的工作和社交填得满满的,失去了自我增值的自由时间,最后只能平庸地度过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即使起点不同、出身不同、遭遇不同,也可以抵达同样的顶峰。不过这个过程可能会有所差异,有的人走得轻松,有的人一路崎岖,但无论艳阳髙照也好,风雨兼程也罢,只要怀揣着抵达终点的希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当然很多时候,当我们开始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结果已然命中注定。就如90%的人进入股市,命里注定就是亏损,甚至是亏了钱,赔了青春。可是股市人生的魅力就在于,当一张牌没有掀开之前,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牌,几乎每个人进入股市都是想赚钱。但是几乎每个人的内心都知道这个市场没有那么容易发财,可是大家都会用各种理由和侥幸来欺骗和安慰自己,也许自己就是那10%成功的人。在股票市场,成也好,败也罢,都是短暂的,滔滔股海中,每一个人都只是过客,不必为此执着,更不必为此付出健康甚至生命的代价。
我想只有时间才能雕刻出股市真正的赢家,财富的累积需要时间来证明,真正的暴利是时间。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炒股一定要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必须要懂得财不入急门的道理,要有耐心去学习投资的方法,不能急于求成。然后通过自己用心的学习和总结,最终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投资理念和盈利模式,这样财富自然会来到你身边。笔者日常的操盘经验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开盘前依据五线开花理论对股指的大势做好预判,提前锁定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