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色戒原型满门忠义,约定抗战胜利后结婚
TUhjnbcbe - 2025/7/2 17:47:00

年7月15日,“七七”事变后,最新一期的《良友》画报社印发“抗日专号”。

这期的封面是一位美丽青春的女郎—郑苹如。

照片上的郑苹如19岁,那天是她的生日,母亲亲手为她缝制了新衣,带她到理发厅做了头发,替她化了淡妆,还特意带她去照相留作纪念,照片上的郑苹如美丽、快乐。

翻开报刊,扉页则是一张全版大照片。卢沟桥头挺立着守桥的中国士兵。画报的内文,报道了中国军队奋起反抗的事迹,将士的雄姿出现在画报上,有守卫宛平城的第29军军长宋哲元,有旅长吉星文,有参谋徐庭玑和先锋连连长高长森、有浑身血迹的营长金振中......

美丽的女郎与悲壮的军人,安宁的和平与残酷的战争,切换只在一瞬间,它告诉人们,当敌人的铁蹄踏进,美丽会被觊觎、被毁灭,若要保卫我们的国土,保卫我们的母亲和姐妹,唯有国人奋起抗争!

然山河凋零,纵然是女子,也不只是等着被保护的,她们要用自己的光驱散哪怕一点点黑暗。

年2月,郑苹如走上刑场,她痛骂汪精卫、痛骂丁默邨、痛骂日本侵略者!但在临死前,她对刽子手说:“请不要打我的脸!”

她是英雄,但她也是一个26岁的姑娘。

枪声响起,郑苹如倒下。

而此时,她的弟弟郑海澄、未婚夫王汉勋正架着飞机驾机与日寇搏击于长空,后来,他们也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这苦难而不屈的祖国,如同她一样。

01原本的轨道

如果没有那场罪恶的战争,郑苹如会在年的秋天嫁给男朋友王汉勋。

那年春天,她从上海法政学院毕业,时任最高法院上海特区分院首席检察官的父亲,希望她女承父业。

在此之前,郑苹如想做一名演员,她漂亮、聪颖、大方,热爱话剧,演出时的剧照曾刊登年的《国画时报》上,但这个梦想被父亲毫不客气地扼杀了。

父亲郑钺是个非常传统、严肃的人。他曾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学成归国后,他在上海复旦大学法律系执教。

年郑钺任于右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一等秘书、秘书长兼军法处长,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他先后出任南京大理院检察官、山西省高等法院院长、江苏第二特区法院首席检察官,可谓位高权重。

郑钺在日留学期间,与日本姑娘木村花子(中文名郑华君)相恋,育有三女二男。年,郑苹如是他们的二女儿,她出生在日本名古屋,11岁回到上海。

郑钺

父亲的权威无人能挑战,郑苹如只能舍弃演员的梦想。不过还好,她还有甜美的爱情。

郑苹如与未婚夫王汉勋相识在朋友聚会上,“个子高高的,人很漂亮”,吸引郑苹如的不只是他的高大帅气,还有他的热忱与勤奋。

王汉勋比郑苹如大两岁,大同大学毕业后,他原本打算出国深造,然而九一八事变后,他立志为国杀敌,放弃出国,改报中央航校,“航空报国”。

年,王汉勋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先后被送往意大利、美国学习飞行,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回国后,凭借过硬的飞行技术、作战能力和优秀的管理能力,王汉勋升至中校三级,历任空军部队训练处教官,空军第11大队大队长,驱逐总队副总队长,空运队队长等职务。

爱情在第一眼就发生了,他爱慕她的美丽活泼,她喜欢他的稳重潇洒,他的昵称是“大熊”,温暖又稳重,他们约定等郑苹如大学毕业后就举行婚礼。

只是,还没等到秋天,日寇入侵。7月7日,卢沟桥事变,8月13日,淞沪会战,身在航空作战大队的王汉勋紧急投入战斗,11月,航空作战大队接到西撤的紧急命令,两人不得不分离。

分别后,两个人只能靠通信联络,王汉勋在照片上写下“送给我最最亲爱的人,苹如你。”郑苹在赠给王汉勋照片上写着“最最亲爱的汉勋,你的苹如”。

一个“最”还不足以代表你在我心中的地位,即使是“最最亲爱的”,那也只能说出我爱你的万分之一。

眼看战事结束遥遥无期,战场变幻莫测,王汉勋不舍心中所爱,年春,他两次写信给郑苹如,约她到香港完婚,而她却坚定地说:“等抗战胜利后再谈结婚的事。”

他只好默默地等着那一天,每飞到一个地方,他都会为心爱的女孩买一件礼物,存放在朋友家,只能未来重逢的那一天。

只是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能等到未来。

02编外特工

王汉勋在天空中抗击敌军、保家卫国,郑苹如则默默地走进了另一条隐蔽的战线。

年郑苹如在中统驻沪专员嵇希宗介绍下加入国民党情报机关,负责从日伪高官那刺取情报。

没人知道她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危险而坎坷的路。大概是因为父亲骨子里的爱国基因,大概是受了未婚夫、弟弟报国的感染,又或者是如同每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样,她希望能身体力行赶走侵略者,结束这罪恶的战争。

郑苹如的母亲是日本人,她的童年又是在日本度过,因此,她说得一口流利的日语,与日本人交往时,很容易让他们产生亲切感,再加上美丽的容貌、优越的家境,谁也猜不到这个俨然地道的“日本女孩”会是特工。

由于用心经营,郑苹如很快与很多日方高官相熟,可以自由进出日本驻沪军事部门等机构。比如日本海军情报的负责人小野寺信邀请郑苹如做翻译,翻译工作甚至涉及一些绝密资料;日本军事报导部新闻检阅室聘请郑苹如做日军新闻电台的播音员。

郑苹如因此获得了大量的情报,在此期间,她干了两件大事。

一是秘密地绑架了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儿子近卫文隆。

郑苹如先是通过母亲的关系,与日本首相近卫文磨派到上海的和谈代表早水亲重攀上交情,继而又通过早水的介绍,结识了近卫文磨的儿子近卫文隆。“若掌握了近卫文隆,不就能迫使日本首相作出停战让步了吗?”

但在成功绑架了近卫文隆后,当局认为近卫文麿是日本“温和派”,绑架其子达不到逼日本退兵的目的,反而可能把他推向强硬派,于是下令释放近卫文隆。

二是成功发出汪精卫即将叛变的情报消息。

年8月底,郑苹如在日本人举办的一个小范围、高规格舞会上,听到一个机密:国民党“二号”表示愿意同日本人合作。翌日,郑苹如迅速将汪精卫即将叛变的情报密报重庆。12月初,郑苹如再次发出绝密急电:汪精卫已同日本谈妥事宜,即将准备离开重庆变节投敌。

只可惜,这个情报没有得到重视,没人相信那个“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屠龙少年会成为恶龙。

在郑苹如密电发出几天后,汪精卫秘密逃往越南河内,12月29日,他发出“艳电”,支持对日妥协的政策,众人才意识到郑苹如的情报是准确的。如果当初她的情报得以重视,那么战局也许会有所不同。

看到女儿与汪伪特务、日本人往来密切,父亲郑钺很不高兴,直到一天,看到父亲的爱国好友被暗杀,郑苹如才跟爸爸公开了自己的秘密。

与母亲

父亲又欣慰又担心,因为他知道女儿只能算“编外特工”,她没有经过严密的训练,完全是凭着本能的智慧与朴素的爱国热情在刀尖上行走,与残暴的敌人周旋。

但战争就是如此残忍,它不会等你全副武装好后才会到来,即使仓促迎战,我们也要有无畏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念。

03壮烈牺牲

年,位于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的汉奸特务组织成立,曾任军统第三处处长的丁默邨和原中统干事李士群分别担任主任和副主任。

他们在日军支持下,不断屠戮、迫害反抗日寇侵略的爱国人士,血腥镇压抗日救亡活动,铲除丁、李成为当务之急。

派谁去对付这两个狡诈、残忍的恶棍呢?

正在此时,任常、嘉、太、昆、青、松六县游击司令熊剑东被丁默邨抓捕,关押在上海日伪监狱中。

熊剑东的太太向丁默邨求情,丁默邨提了三个要求,其中一个就是关于郑苹如:“有一个女的……长得很漂亮,有人说是日本人,有人说是中国人,对我们非常不利……我一定要认识她。”

丁默邨要认识郑苹如,一是为探虚实,二是为她的芳名所吸引,谁不知道他好色呢。

丁默邨

于是将计就计,中统上海区区长陈宝骅决定派郑苹如接近丁默邨,施展美人计除掉他。

一边是杀人不眨眼的“屠夫”,一边是尚“稚嫩”的特工,郑苹如完全是以身为匕首,与魔鬼共舞。

不久后,郑苹如与丁默邨见面。果然,丁默邨一下子就被郑苹如的美色迷倒了,他二话不说,将熊剑东从大牢里保释出来。

由此,郑苹如与丁默邨来往密切起来。美人在前,丁默邨大献殷勤,他隔三岔五约郑苹如跳舞、喝咖啡、吃大餐,短短两个多月,两人交往竟有50次之多。

眼看时机成熟,郑苹如决定采取行动。

做了汉奸的丁默邨知道自己臭名昭著,恨不得“人人得而诛之”,因此十分谨慎,他带郑苹如去的地方都是保安十分严密的场所,陌生的地方根本不去,即使送郑苹如回家,他也从不下车,郑苹如找不到动手的机会。

年12月24日,丁默邨打电话给郑苹如说接她去朋友家吃饭,郑苹如立即电话通知嵇希宗。嵇希宗让郑苹如将丁默邨诱至必经的静安寺附近的西伯利亚皮货店,由埋伏在那里的枪手将其打死。

丁默邨和郑苹如吃完饭,郑苹如便撒娇要丁默邨替她买一件大衣,为讨美人欢心,丁默邨让司机把车停在皮货店门口。

看到丁默邨下车,埋伏好的嵇希宗和陈彬立即开枪,但陈彬事后称自己当时的枪坏掉了,打不出子弹;而嵇希宗的子弹全打在了汽车上,丁默邨逃过一劫。

事情败露,丁默邨打电话到郑苹如家里,让她去自首,说即使我放过你,我手下的人也不答应。

此时,丁默邨与李士群正为争夺特工总部大权正闹得不可开交,李士群揪住丁默邨与郑苹如的事不放,想把他从特工总部一把手的位置上踢出去;丁默邨则否认与郑苹如之间的关系,他的妻子赵慧敏气恼不已,极力要求枪毙郑苹如。汪精卫为缓和内部矛盾,秘密下达处死郑苹如的命令。

家人都劝郑苹如赶紧逃命,但她不肯,她说爸爸年纪大了,还有这么一大家人,我不能走。和家人吃了最后一顿饭后,她前往76号自首。

审讯中,为保全嵇希宗等安全和组织不受破坏,郑苹如坚称刺杀丁默邨是因为男女感情纠纷,她愤愤地说:“我要让丁默邨晓得,天底下的女人不都是好欺负的!”

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都把这当作桃色事件。

郑苹如被捕后,父亲郑钺很痛苦,因为他明明知道,如果自己答应担任伪司法部部长,为日本人做事,女儿就有可能回来,但是他不能。

郑苹如与其弟郑海澄、郑南阳(右)

年2月的一天,郑苹如被押往刑场,临刑前,她掏出化妆盒,在满是泪痕的脸上细细地扑上粉,重新化了妆。离开的时候,她要美美的。

两声枪响,郑苹如倒在血泊里,玉陨香消。

因为拿不出钱,郑家甚至没能领回她的尸首。不知花落葬何处,相逢只在天尽头。

父亲郑钺听闻女儿死讯后一恸成疾,年初抱恨而终;

未婚夫王汉勋在两年后,才得知郑苹如牺牲的消息,他根本不愿相信,他哭着说:“我不要她死,宁可是她变心别恋,也希望她好好地活着。”

年春,时任空运大队长的上校王汉勋,在衡阳保卫战执行任务时,不幸失事,把生命留在了崇山峻岭中。

也在同一年的1月19日,郑苹如的弟弟郑海澄,时任空军第四大队第二十四中队的中尉飞行员,在重庆空军基地因飞机失事。

所有的爱恨情仇、青春誓言,都消失在了战火之中。

结语

年1月16日,郑苹如在狱中时写了最后一封家信。

绝笔信

她精心挑选了精美的仿明代《十竹斋笺谱》宣纸信笺中“博古”签纸,她写道:

“家里都很好的吧,我是每天都想念着你们的,我在这里很好......不过有时很想家......”

“爸爸妈妈身体都很好吧,妈妈的手好了没有,真是挂念,小妹妹呢,她很用功吗?常常倍(陪)母亲去看看电影......大熊有信来吗,请爸爸代我去封信,说我生伤寒不能握笔......”

“培培(外甥女)亲爱的你好吗,学校放假了没有,这次考第几名,是不是考第一名,我想假使你唱歌和体育考的(好)点......”

写信的她,如此的温柔、细腻,惦记着每个亲人,牵挂着前方的未婚夫,似乎全然不知死亡已近在咫尺。

恋人们能尽情地相爱、孩子能安心地读书、家人幸福地团聚......安宁、和平、快乐,这一切寻常又珍贵,唯有那么多不畏牺牲的人奋起抗争,它才终于来到。

参考资料:

《海上昙花:郑苹如传》

《还原一个真实的郑苹如》

《王汉勋与郑苹如:英雄美人江山如画战火纷尽忠书节》

《郑苹如绝笔信后的密码档案》

《郑苹如妹妹述说家史》

注意:图片来源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另外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色戒原型满门忠义,约定抗战胜利后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