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家居记者解读财报发现,喜临门营收的6.4亿元主要来源于床垫主业及其延伸产品线销售,却花了7.2亿元收购似乎八竿子打不着的传媒企业晟喜华视。在此之前,喜临门还投资万元成立智能健康子公司。
那么,喜临门砸钱搞传媒业跨界以及进*智能家居,是上市企业有钱任性炒热点,还是野心勃勃谋求多元化转型?大出血搞收购若达不到利润预期,对喜临门的未来会造成什么影响?
受益于品类延伸与多渠道开拓,喜临门营收稳健成长。从营收构成来看,床垫产品收入4.79亿元,约占营业总收入的74.8%,同比增幅8.82%;软床及配套产品收入同比大增73.39%,占总营收比例已达15.94%,成为公司上半年业绩重要增长点。此外,还有酒店家具万元,以及上半年收购的晟喜华视带来的影视剧销售收入万元。
新浪家居记者梳理喜临门历程发现,喜临门于年推出副品牌“法诗曼”,产品从床垫延伸到软床;年推出整体组合卧室家具品牌“世里慕”,产品延伸到床、床头柜、电视柜、梳妆台、休闲沙发等配套家具。年以来,喜临门先后获得迪士尼、哆啦A梦、HelloKitty品牌授权许可,进*儿童卧室家具产品。短短九年时间,喜临门产品线不断丰富,覆盖不同的消费者市场,并从单一床垫品牌到多品牌转型升级。
在渠道端,喜临门在“自有品牌+OEM”的双轮通道基础上,拓展线下卖场、配合线上天猫以及美乐乐等电商平台以及酒店市场等多渠道销售。从销售渠道看,内销同比增幅12.95%,外销同比增幅19.12%。
7.2亿收购晟喜华视,业绩承诺不被看好喜临门营收仅6.2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却为-3.35亿元,主要是支付晟喜华视(前身为绿城传媒)收购款所致。今年3月,喜临门宣布砸7.2亿元收购晟喜华视%股权。截至6月30日,喜临门已经向晟喜华视的股东方支付现金2.88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晟喜华视(是一家专业影视公司,近年投资和发行的主要电视剧作品包括《眼中钉》、《家有父母》、《等到胜利那一天》、《代号十三钗》、《江南四大才子》等,并正在筹划拍摄、拍摄、后期制作《杀手锏》、《昙花梦》、《刀光枪影》等电视剧。
喜临门表示,除了可利用晟喜华视丰富的媒体资源铺设品牌宣传网络,迈出打造品牌价值建设链条的第一步外,公司还将涉足文化产业,进入电视剧投资、制作、发行业务领域。
不过,业内对喜临门此次收购质疑颇多,认为晟喜华视的溢价(所支付的实际金额超过证券或股票的名目价值)过高和业绩承诺过高,并不值得喜临门拿出比半年营收还高的血本。
晟喜华视账面净资产是.2万元,但预估值近7.22亿,喜临门等于溢价11倍收购。在收购公告中,晟喜华视原股东承诺,、、三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万元、万元、1.2亿。但从喜临门半年报来看,“晟喜华视年1-6月收入万元,6月净利润仅为.51万元”,要在年达成利润承诺非常艰难。
对此,喜临门表示,受电视剧行*审批周期较长影响,晟喜华视多部新发行剧集收入将在下半年集中确认,年营业收入将呈现前低后高的特征。分析人士认为,晟喜华视一旦完不成业绩,将会影响到喜临门整体的利润。
万成立智能健康子公司,瞄准万亿市场
集美集团董事长赵建国告诉记者,集美将在新常态下推出全新的营销模式,更好的为商户与消费者除了砸7.2亿元搞收购,喜临门上半年还花了万元成立智能健康子公司,涉足智能健康、移动医疗等领域。这是喜临门在智能家居布局上的又一行动,借智能床垫进*智能健康产业。
早在年6月,喜临门就与和尔泰合作研发生产系列科学睡眠与智能卧室产品。9月上海家具展上,喜临门发布全球首个智能床垫健康睡眠系统,具有记录睡眠质量和检测健康状况功能,可积累用户健康大数据,延伸提供在线健康咨询和医疗协同等服务。
年8月26日,喜临门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17亿元,其中9亿元投向将用于公司家具制造出口基地建设项目,提高床垫、软床及配套产品的产能,其中新购置的生产线将用于生产智能床垫产品。
近年来,智能家居市场正在急速扩张,市场份额已达万亿元。家居企业纷纷加入试图分一杯羹,床垫企业梦百合同样推出智能床垫产品。喜临门预计相关智能健康产品下半年将逐渐推出,未来有望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不断拓展功能(如健康管理等),销售启动带来新的增长点。
结语:在喜临门8月26日的定增预案中,除了9亿元加码主业,2亿元用于偿还短期融资券,4亿元偿还银行贷款,剩下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意味着有8亿元用于补充资金,这很可能是由于砸7.2亿晟喜华视收购所致。
对上市企业来说,搞跨界、炒热点获得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