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即可收听本期朗读音频
文/林清玄
壹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一定要先问“你是人吗?”,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是”,才有资格出家或受戒。我听到这种说法时非常感动:在六道中——天人、阿修罗、人、畜生、饿*、地狱——只有人才可以出家受戒,可见人是多么尊贵而值得赞叹和珍惜!
释迦牟尼佛的前生,虽然以菩萨行化现于六道中,但最后他在人中成佛,有极深刻的象征意义。他启示我们,人在众生里犹如水面开出的白莲花那么尊贵,唯有人才能从苦难中觉悟,走向菩提的大道。在佛教里有一种修行方法,是每天清晨醒来先做四种观想:一、人身难得;二、生死无常;三、因果是真;四、轮回是苦。如果日日以此观想做为清晨的恒课,则可以起信、立愿、力行,坚固不退的道心。在许许多多的佛经里,佛陀都一再对弟子说“人身难得”四个字,佛说人生有九种难事:正法难闻,良师难遇,人身难得,诸根难具,正见难生,信心难发,合会难俱,自在难逢。
贰
人身到底有多难得呢?
有一次佛陀和弟子在一起散步,抓起地上的一把土说:“众生如大地土,得人身者如我手中土。”当今世界人口膨胀,使人感受许多压力,但其数量比起畜生来仍是微乎其微,如果与无形的众生比起来就更渺小了,佛陀的这个譬喻一点也不夸张。
说到得人身之难,佛陀在《法句譬喻经》里曾说了“盲龟浮木”的譬喻,他说在海面有一块挖了圆洞的木头,海底有一只瞎眼的乌龟,这只盲龟一百年才浮上海面一次,那么它的头伸进木头里的机率是非常非常小了。但佛告诉我们:“得到人身,比盲龟浮木还要更难!”想起来不免汗毛竖立,还好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人身,真应该好好珍惜。经上常说:“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人身难得,如优昙花。”无非是在强调做为人的殊胜与不易,《大智度论》里甚至说:“一切宝中,人命第一。”得到人的身体是最伟大的珍宝,如是信解,就让我们不敢令光阴空过。人所以比其他众生尊贵,甚至比天上的神仙尊贵,乃在于人可以觉悟、守戒、修行、走上清净的菩提之路!如果一个人到这世界上一点也不知道觉悟就死去,就有如从未开放的玫瑰就枯萎了一样,可惜了这副“道器”。
这正是为什么出家、受戒之前要问“你是人吗?”的缘故。
叁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问呢?
传说佛陀时代,曾有一条龙很羡慕出家人,就化身为人请求出家,但龙的习气是贪睡,可是睡觉时又不能保持住人身,使它异常痛苦。它和一个僧人同住一舍,有一天,趁同房的人出去托钵化缘,这条龙就躺在床上大睡起来。等同房的人回来一开门,看到一条大龙睡在铺上,他使劲把门关上大叫:“有大蛇!”寺院的人都跑来了,打开房门,除了那位龙比丘外,什么也没看见。看到龙的比丘则坚持他刚刚真的看见一条大蛇。最后,大家一起去请教佛陀,那位化身比丘只好承认自己是龙。为了寺院的规矩,佛便订立一个规则:凡是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时,必须问道:“你是人吗?”
天人多好欲染,并且福报太好,难以发心求菩提;阿修罗欲望强盛、嗔恚心大,不能守戒律;畜生受役于人,并且贪痴淫欲,没有机会求道;地狱、饿*的众生更不必说了,受苦无间断,哪有机会修行呢?
人虽然诞生在五欲尘劳的世界,欲望苦染交煎,但也因为如此使我们生起超越之心,这就值得珍惜与感恩。因此,每天清晨起来问自己:“你是人吗?”答案是:“是!”多么肯定而值得快乐。这一声肯定的“是”,就足以令我们生起敬信之心,进入菩提了。
-朗读者-
北华大学
沈晓荟
座右铭:不要着急,最好的总在不经意中出现。
小编推荐
伴读
林清玄:期待父亲的笑
伴读
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伴读
为什么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伴读
忧虑本身,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伴读
自己修炼好,孩子自然就好了
伴读
杨绛:人生在世,谁不受苦?
伴读
贾平凹:你首先做人,做普通的人
伴读
李敖:成为一个有光彩的人
伴读
梁实秋:读书不读书没有什么关系么?
伴读
梁实秋:请你走开一点,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伴读
梁实秋:养成好习惯
伴读
林清玄:孩子读了“放牛班”,又有什么要紧呢?
伴读
林清玄:我唯一的母亲
伴读
林清玄:幸福的开关
伴读
胡适:大学毕业后的几条路
伴读
刘墉:要一个年轻人寻找自己,最好的方法……
伴读
龙应台:即使你平庸父母也未必会失望
伴读
史铁生:复杂的必要
伴读
迟子建:女人与花朵
伴读
丰子恺:华瞻的日记
伴读
南怀瑾:做人从心性修养开始
伴读
施一公:智商不重要,个性决定你的将来
伴读
张晓风:平视,也有美景
伴读
周国平:等的滋味
伴读
周国平:人生的秘密尽在时间
伴读
朱德庸:在一个时代里缓慢行走
伴读
龙应台:儿子,我为什么要求你读书?
伴读
钱穆:为什么读书便能学得做一个高境界的人呢?
伴读
周国平论教育:你是什么人,你的孩子就是什么人
文字编辑
王晓霞
排版编辑
张昀竹
中国网教育频道出品
本文摘自《林清玄经典散文集/林清玄著》,九州出版社。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长按下图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