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数据和现象的传递给我的感触还蛮大的。
比如最近刷爆全屏的《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这份报告其实有点刺痛我,因为我特么又被平均了。
结合了三四月份上海市场的一些现象之后,抽丝剥茧之下,更现实的一面就是:
上海的楼市,刚需正在消失。
首先,我们先看报告中的一组数据:
在报告中,中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户均总资产为.9万,北京、上海、江苏排名前3,均超过了万。
而其中户均总套数为1.5套,可以断定的是,中国城镇居民是不缺房子的,我们差不多已经完成了人人有住房的需求。
这个数据,在北京上海两个城市可能数据略低一些。
北京、上海的户均套数虽然低于1.5,但也在0.96和1.06这样的水平。
参照全国户均总套数1.5套相比,北京上海隐含户均套数依然不足,还是需要大幅度增加供给,这两个城市的需求仍然是在的。
但是报告中又给到了另一个很值得思考的数据:城镇居民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又是实物资产的重要构成。
在全国,住房占据家庭总资产的59.1%。这个数据占比是非常大的,远高于全球的不动产占比水平。
而中国的可支配收入在全球较发达国家相比占比相对偏低
因为过去的十几年,全国各个城市都多多少少经历过涨幅之后,房价的上涨带来的资产膨胀压低了中国家庭的真实资产负债率,家庭额实际购买力已经略有透支。
这句话怎么理解?
就是说,大家对新的购买力是不够的,中国城镇家庭通过新增储蓄再次买房的能力基本已经透支,接下来只能依靠置换来购入新的房产,就是卖掉再买入。
这也就回到了我们今年三四月份楼市一些很妖魔化的现象。
你会发现,今年楼市的热,与刚需无关,认筹比高的,大部分都是豪宅。
我先放一张我们做的上半年已经开盘的项目,大家可以先看下这些项目的单价以及认筹比的情况。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标红的部分是认筹比超过%楼盘,除了绿城上海诚园,以及万科天空之城和大华公园城市之外,其他的高认筹比楼盘中,没有单价低于8万的。
其中,有几个盘是前段时间一直刷爆朋友圈的高认筹比项目:
一个是东方惠礼,单价9.2万,认筹比高达.7%。
还有被称为碧云板块最后一个新盘的碧云尊邸,单价在11.2万,认筹比%。这两个项目开盘后全部售罄。
其中碧云尊邸,最低的一套价格也在万起,最高的别墅超过1亿,即便如此的价格,仍然出现了三比一的哄抢局面。
还有静安府西区,单价在8.5万,认筹%,开盘推出了套房源,最后仅剩5套一楼房源。
中海汇德里,虽然还没有开盘,但是单价10.2万,仍然吸引了众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