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天都微刊第62期凌亮在一个人的故乡
TUhjnbcbe - 2021/1/7 8:18:00
专业治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目录:

1、推荐阅读李平易:凌亮的文字

2、推荐阅读凌亮:散文与随笔(选篇)

3、推荐阅读凌亮:月光下的灵*(小说)

第62期封面题字杜鹏飞《作家凌亮》(摄影:佚名)

本期作家

凌亮,笔名凌子、子夫,年8月生,祁门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山市第二届文学艺术奖获得者。有散文、小说、诗歌余篇(首)刊于《中国教师报》、《杂文报》、《山东作家报》、《安徽文学》、《安徽青年报》、《*山日报》、《*山晨刊》、《*山》等报刊杂志,获奖十余次。年2月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散文、随笔集《一个人的故乡》。践行接地气朴素的写作。

凌亮文学作品集《一个人的故乡》。

凌亮的文字

□李平易

凌亮与李平易(右)合影。

为凌亮将自已的文字结集出版而高兴。

我曾经说过,如果凌亮没有一份固定的职业,靠文字完全可以养活自己;我还说过,在给我经常投稿的作者中,凌亮是少数几个对其文字完全可以放心的人,他邮来的文字,罕有笔误,就连标点符号也不会疏忽,篇幅长短也符合副刊的要求,这样的作者自然是编辑最喜欢的。

但凌亮偏偏有一份固定的十分繁忙的职业,分担一所有数千学生的小学教导处的负责工作,还有繁密的授课任务,而且,他教的是数学,表面上看来这份职业同文字、文学并无联系。

因此,喜爱文学的凌亮只能是忙里偷闲与他心爱的文字相伴,读书是他的最大爱好,读之余,他也写,让心中胸臆汩汩流出,丰富了自己精神生活,使人生更为充实。也自然,他一时半会儿是写不出鸿篇巨制的,或许他并无此奢求,对于一个业余作家来说,这其实挺好的。

一个人能写出什么文字,达到什么高度,同他的才情有关,才情从何而来?应该将其出身、天赋、经历和环境有机融合在一块看。

这位在现实中踏实生活,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文字中捕捉浪漫与美丽的作者是什么来历呢?

凌亮出身于皖南之南的祁门深山小村,地道是农家孩子,是上个世纪末最后一茬通过苦读直接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农村孩子中的一个,那时节,成绩优秀的农家孩子多以初中毕业考上中专解决“饭碗”问题为第一要务,高中则是他们人生驿站上想要跳过去的阶段。他们中的很多实现了自己人生第一目标的人,铁饭碗端的时间并不长,因为不久以后席卷而来的下岗、离岗潮使得他们的书似乎“白念”了,人生得从头来过。而选择了读师范的年轻人则是幸运的,他们的饭碗通常还很“铁”,在变化巨大的社会中只要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自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而且“进可以攻”,他们已是“国家干部”,路在自己脚下,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这种发展有两种可能,一是将自己的职业生涯向上延伸,二则是“跳槽”,去考公务员什么的。

在凌亮自己的文字中,会心的读者会读到我上面所略述的大概。

他从百年名校,曾经赫赫有名的徽州师范毕业后,从村小老师当起,到中心学校,再通过公招考入全县最大的小学,成为“城里人”,就其职业生涯而言,已是一位资深优秀教师,他挚爱着这份工作,在自己的才干被较多的人注意到后,有多次“跳槽”的机会,但经过权衡比较,他还是坚守在了小教第一线。这是因为小学教员这一职业虽然繁杂劳心劳力,但还是相对容易恪守自己内心的平静,有心情读书写文章练书法吧。

凌亮的文字是干净、明亮的,集子中的作品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个人的故乡》,这合起来共11篇的“中篇散文”真切且有一定深度的记述了自己人生经历中的若干关键节点,细致入微,是时光返照的镜子,也具有了解剖刀的功能。如果说他的干净文字尚比较平面的话,这一辑作品则相当“立体”。当然,他的思想探头在文字表述上只触及到他认为恰当的地方,作为一名老师,他知道适可而止和节制,这也是我喜欢这辑文字的原因之一。

凌亮喜欢读书,集子中专门有一辑“文字里的风景”,写了他买书的若干经历,所读之书的心得;也写了若干他认识或并不认识的写书者—一些普通的业余作家和“高、大、上”的名家。从中可以看到他所喜欢读的有即时阅读世界的“热点”,也有“冷点”。既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都微刊第62期凌亮在一个人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