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BGM:和平之月-冬景色Fuyugeshiki
你还记得老舍先生和他的《养花》吗?
想来大部分人提到老舍,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骆驼祥子》。而对于《养花》的记忆也只是因为小时候,老师让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这个阶段吧。
长大之后,偶然一天又读到了《养花》这篇文章,突然觉得老舍先生其实就在不咸不淡的情境中,用不轻不重的话语把养花这件事,说得那样透亮明白~
图片来源花瓣网
“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是呀,养花本就是一件修身养性的事情,太过看重,把自己圈的太牢,逼迫太紧,总是会让这件事情本来所带来的乐趣大打折扣,背离养花的初心。
图片来源花瓣网
“花虽然多,但没有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一件难过的事。”奇花之所以谓之奇花,就在于难见到,就在于难养活。所以不必苛求自己要有满园的珍花奇木,而当你偶然在初春的时候发现那丛绿中冒出了一抹紫色,想来这样的乐趣就足以让你欢喜好几日了~
图片来源pexels
“北京的气候对于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突然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每一种花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性,喜阳的、耐阴的;喜水的、耐旱的;喜温暖的、耐寒冷的。虽然现在的园艺设施越来越先进,有的地方可以做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也可为橘”,但对于每一种植物遵从它自己的生活习性,总是可以让它长成最佳的状态的。
图片来源pexels
“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是在夜里开放”。原来最初对于“昙花一现”的印象竟然是老舍先生在这里写到的。虽然现在可以通过人为控制等手段改变昙花夜晚开花的习性,不过,始终还是觉得在夜间开放的昙花才称得上是“月光美人”,才更加惊艳明媚吧。
图片来源网络
“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根,就赠给朋友们一些。”如果你乐意倾注更多的心思在,花儿就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彼时种子也好,分株也罢,扦插也行,赠予朋友,同养同待,花开之时,品茗赏月,啧啧啧~养花交友,不易乐乎!
图片来源pexels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对这句话再同意不过了,养花之人,等待花开之时,喜忧参半;某日花开,惊喜万分;若哪天养护不周,天公不作美,变成残花败叶,便觉心疼。在放松的时候去了解花儿的习性,去获得花儿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与感动。这边是喜爱园艺之人最热衷的事儿了吧~
图片来源pexels
突然发觉,此文写到最后,有点中学时代阅读理解题目的影子。罢了罢了~
哦,对了,老舍原名舒庆春—一个属于春天的名字。
作者:络石
编辑:荼蘼
-往期精彩回顾-
1.还买什么窗帘,养这些植物就好啦!
2.年,我和我的小阳台
花友分享
3.爬米雪山就为一株野花,这个80后妹子画下的植物,我们可能是最后一次见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