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黎阳不忘黑土,有我名
TUhjnbcbe - 2021/5/13 14:33:00
白癜风能全愈吗 http://m.39.net/pf/a_4603724.html
诗人简介:黎阳,“70后”,原名王利平,黑龙江讷河人。曾居天津十年,现居四川成都。出版作品《成都语汇——步行者的素写》《情人节后的九十九朵玫瑰》

不忘黑土,有我名文/黎阳我思念的嫩水鹤乡,默默怀想那条流淌着深情厚意的讷谟尔河,还有河边岭下生息着勤劳善良的讷河人。不知道多少次在梦中,被记忆中摇摇欲坠的草屋惊醒。故乡的草屋,和母亲就是我唯一牵挂的情怀(以致母亲去世后,在也不愿意提起思乡的念头)。不知多少次被诗友的短笺催下思乡的泪雨,诗友的牵挂是我流浪的脚步,何日能够踏上归途的计时器。“十年背景东风远”如今那个名叫东风的山村已经移名合并成另外一代人的记忆,而我这个身在他乡的游子,恐怕再也不能找到自己回归的方向。收到《黑土群星》时是岁末,我还在艰难为自己的存活挣扎着。抚摸着这本凝结了几代人的智慧结晶的合集,心中不知有多少酸甜苦辣。展卷之余随目点击,回想与每位作者之间难忘的记忆。作为一个没有被遗忘的游子,我应该把自己的故事和美好的祝愿,献给家乡献给所有为了这本书操劳的同仁。也许我的祝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我怎能忘记这一片园地里有过多少我的足迹和汗滴。不忘黑土,有我名。我欠故乡多少情!捧着《黑土群星》,印入眼帘的首先是那惟美绚丽的封面。其实不用翻过书的背面,我也知道封面设计是李墨林先生,墨林也是我的老乡之一,在艺术的道路上各有了不同领域的建树,让我这个站在他们光环下的孩子,有着永远的骄傲。情不自禁的翻到目录,一半是想早点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一半是想知道自己的名字排列在那里。但凡目录排列,一种为排资论辈,谁的名气大,谁在前面;一种是根据汉语拼音的排列;取声母的顺序;一种是根据姓氏笔画的由简到繁。本书的排列属于后者,似乎是无意的把三位讷河诗歌界的巾帼英雄推到了排头,从作品的本身,我们就可以感知她们在诗歌中追求的完美、和谐、与审美所形成的统一。这里应该提到的首先是苇苇(于伟),《爱情鱼》《梦里昙花》《秋歌》,都是我所熟悉和感动的诗歌作品。在相识相交的十几年中,苇苇无论从创作、生活等方面都给了我数之不清的援助,就连我这次远行也是得到了她最坚决的支持。过去也曾经把这些感激的语言形成文字,遗憾的是在国内的诗歌比赛中获得了名次后,没有留下底稿,如今连让她知道的机会都没有了,能让她看到的只能是一张无用的获奖证书。这里也不能不提到她的先生,他的宽厚和仁慈是我敬重的,在那些困苦的生活经历中,也多次得到他的无偿帮助。此刻,只能在这远方祝愿他们幸福和安康。于晓青《赠别》《题友人的生日》,尽管接触的机会比较少,也可以看得出她是比较注重友谊。在我讷河的生活中,也是曾经得到过她的热情帮助。这么说无疑会把自己诋毁成生活的弱者,走到那里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可是这毕竟是我曾经的经历,也是我不能回避的经历。人生不知道有多少失意和挫折,面对自己惨淡经营的过去,因为酷爱的艺术人生,无悔的走上这条精神富裕的道路。至于马思遥,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取这样的笔名,不过我相信“一叶浮萍归大海”尽管我不知道《走向河流》与《爱的礼物》有多少关系,可是我明白她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一块最纯净的栖息之地。说说王立平(王利平)吧,这个热爱文学和声乐的浪子。因为不愿意借名人的光,几次更改名字,可是不知怎么就是逃不开名人的影子。自从与打*同学,输了自己的名字以后,就开始用黎阳的名字发表文字,可是最近发现这个黎阳也靠不住,原来《诗歌报》的乔延风老师也用这个名字,后来在网络上发现四川有位女作家也是用这个名字,如今不用打假,自己就成了假的,以至于走到那里都先声明自己是男人,好象我原来不是男人。《亲近村庄》《清晨端午节的雨亭》“你一直在暗暗的茁壮\你把枝叶拥在怀中\又把美丽献给太阳\你一直在不停的行走\你热爱每寸土地\也把土地的给予还给了丰收……”《行走的树》,我是黑土地的孩子,无论走到那里我都不会忘记黑土地上有我的根。王本利的《脚步匆匆》,当年去拜会他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了红光糖厂。可是如今他的诗歌却永远留在了黑土地上。阅读王世新《冬天里,对一棵树的注视》《听齐秦演唱“狼”》《青桔》,现在我已经无法分辨这是何时的诗句,有兄的“一瓣一瓣地品尝不曾溢出的泪水”,我又何必幽怨这人生的起起落落呢!王亚杰《踏雪迎春》王晓风《课堂里的树》孔令堂《忘却旧年的纸船》孔繁荣《感觉重逢》都是不错的作品。再读白帆,情怀不再如当年只看感觉不理思想。在他的手笔中,领悟着另一层天道的循环的意义。“还是画一个梦吧\盖上月亮的邮戳\那是我藏在玉壶里的冰心\紧锁你我共守的秘密”相信白帆会在命运结冰的缝隙中,找到自己的一缕春风,给别人一点春风,相信生命会给真诚的人一个公平。石磊《我躺在黑土地上》,我好羡慕你,能够“依恋着每一寸都是祝福和深情的黑土”石红蕾《不要说再见》可是远离故土的你,是否感知着黑土地对你这样的游子的牵挂。印素梅《春草》孙研《再生的*灵》,当你们把最后的还*当成了永生,也许我将永远陈迹在莫名的情绪中,无法回归萌生收获意愿的秋天。侃侃许立敏,也许是我们今生的缘分,也许你永远忘不了做《乡村诗人》。可是《与你同行》的人,都在说自己的《好梦成真》了。而你依然在默默的监守着《野鸽子》领飞的位置,可是你身边的伙伴都已经远行。舟自横《倾诉》《飘落》《梦境》《听雨:4月22日夜》我们都想飞漂亮,飞得让人们震惊,可是我们还有多少热能可以供应我们完成自由体落地的弧形。刘利刚走了,他比我大,但是他没有看到今日的风景。刘丽梅送《小妹出嫁》,却把《乡思》一起送了出去。刘纯秀替我们《送别*老》,刘星河握着《湿淋淋的北方》《工笔长城》献给《生日》《忘不了那段日子》。杨拓《一场雪就这样落下来》,《有人敲门》。《雪使大地白茫茫一片》,《瓢虫》也不会《在讷谟尔河聆听蛙声》。我们也不能在“人影幢幢里,伪照的另一片蛙鸣”,我们期待自己的灵*接受来自心灵的检评。杨润良、张虹、张大力、陆传文的〈掌声〉,李迎杰的《月是故乡明》《腊月》《诗的火焰》《似水流年》“做一次飞翔吧在天地间我们是永远的候鸟春天,真好!”。李凯华是传统文学的继承者,这里的《忆念邓公》《长城》都是他经过潜心创作和打磨的精品。李明信是讷河文学界曾经的领头人之一,《永生的精*》或许可以解释为他为这片黑土地的繁荣所付出得到的一种坚毅的精神。李桂清、杜秋灿都是描写北方风土人情的佳作。吴欣苓的《人民万岁》《眺望飞翔的黎明》《关于一条河流的命名》“讷谟尔河,这驻守秋天的河流啊\我的骨血已被你染透我的灵*\已被你击穿我的诗歌\已被你点燃在遍地歌谣\遍地流光中洗亮所有希望\飞扬的翅膀吧\洗亮明天,我深鉴在河流中的思想”。肖景富、林夕、若尘《细雨中的春天》“聆听:寂静山林凝视:案头那枚卵石默想:四月清茶”孟蒙《父亲的冬天》,孟蒙远在*,他的诗集我也曾经认真的读过,我只是希望,如果我们不曾忘却故乡,还有故乡的小河,我们这些黑土地的孩子应该做点什么。周英志、秋琳、柳志远、凌云、徐艳、徐萌、阴波富、郭铁臣、*立中、曹春玲、新子、裴雅茹、蔡继伟、凝玫这些熟悉的名字,每一次读起来都会唤醒乡音。鲁荒《古典意象》“酒喝到李白这份上算是一种境界了《饮者李白》《隐者陶渊明》《吏者郑板桥》,为我的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如何结合历史与现今的参照,完成现代汉语诗歌的催生。《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叩问山海关》《鸟鸣》〉《献给达芙妮》《秋天的消息》《纪事》,又让我在语言的入境和入微上达到了宝贵的经验。当然不能不说《评奖的中国获奖的中国》,这首诗歌让我学会了如何以小见大,或者说如何写好现实题材的诗歌作品。在上个世纪末,所有接触鲁荒先生的人,都知道先生在过去的岁月中,不仅推荐扶持了大批年轻的作者,而且自身的创作也在不断的飞跃,在完成单位的工作之余,坚持创办〈雪国诗歌报〉,年春,又在诗报的基础上,出版了雪国诗刊,对于先生我这里不想赘言另做他篇,但对于先生的感激会直到永远。鲍雨冰《绿色疆土长出的诗》“人长大了\却把森林挤向边疆的一角\沙漠和荒原不时让风捎信说\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鲍雨冰先生是森林绿色诗歌之父,曾一度是我们年轻诗歌作者的偶像和骄傲。当我们再次聆听他那汩汩的血脉之声,我们感到的仍然是丝丝暖意。尽管他离开我们已经很久了,还有年轻的廖广艳。“让我用月亮的柔嫩装饰日子\让我用黑土的粗犷\遍染爸爸的心绪《乡思》〉。我们缅怀,那些已经离我们远去的文朋诗友,也正是为了珍惜,我们拥有的青春和时光不轻易的浪费。我们还在努力的寻找亮丽的色彩。漆铁仲《冰河的思索》《冰河的情怀》、漆铁昆《中国-巨人》《古老的驿站-博尔多》他们是文艺队伍中齐肩并进的孪生兄弟,也是讷河文学的双生花。这样一卷讷河百年的诗歌选本。且不说这些人的作品流传了多远,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和效应。就是这些监守纯净心灵的人,足够我们珍爱一生。在阅读诗歌文本同时,我在内心里想念柄烛夜话,把酒论诗的日子。我怀念所有的诗友,因为我们干净。虽然都要面对自己的生活,可是我们在一起相聚的时刻是无私的。初稿年6月28日天津修订年4月12日成都

讷谟尔河文/黎阳守望在富饶辽阔的北中国,我的家乡以一条河流命名。这是一条在中国地图上连影子都找不到的河流,讷谟尔河,简称讷河。讷谟尔是达斡尔族的语言,是秋天的意思。历史上这里曾是达斡尔族的聚居之地。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丰腻、肥美的象征。秋天的河,还含有清碧和美丽的意思。这里是母亲的故乡,这里是我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这是一条世间罕见的西流河,河流从我们家村庄的前方缓缓流过。她虽然很小,但是却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和宽阔的胸怀。她不记得失,不屈暴虐,很像中国古时候只有姓氏而没有名字的母亲。不在意同类们用怎样的目光去看待她,有没有所谓的名分,只是长年累月默默地哺育着属于自己的儿女。这就是我的母亲河,两岸除了茂密的河柳、沼泽地、塔头甸子,便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也是人们常说的松嫩大平原。这里的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中国的大豆之乡、马铃薯之乡,而且还盛产玉米、小麦、甜菜。讷谟尔河的水里,还生长着鳌花、鳊花、草根、鲤鱼、鲫鱼许多许多的鱼种。其中鳌鱼、鳊花、鸭罗等都是名贵的鱼种。特别是在河泡中生长的一种肚皮上带有许多红斑点叫做哈什蟆的蛙类,不仅肉鲜味美,黑具有药用价值。母亲河培育了许许多多的人才,作家木青、诗人鲍雨冰、通俗文学作家吴顽石、散文家倪笑春、诗人鲁荒、杂文家何廷举、白帆、李迎杰、范树青等人为代表的文学创作队伍,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今罗振亚、杨拓、杨欣闽、舟自横、王亚杰、唐凯、岳晓东,不断在诗坛涌现精辟力作,讷河确实是文学创作之乡。我的童年时光,在讷谟尔河套上度过。春天,在岸边挖野菜,小根蒜、婆婆丁(蒲公英)、采柳蒿芽、山韭菜,给家禽挖车轱辘菜,苦菜;夏天,在河里游泳,打水仗,和大人们一起捞鱼。用小棍子翻蚂蚁窝,草丛中找鹌鹑蛋野鸭蛋;秋天,在河里洗麻,捞旮旯(扇贝);冬天,在镜子一样的河面上,打出溜滑(滑冰),推雪爬犁,抽冰尜,进入了深冬,带着冰钻和圈网,打蛤蟆。讷谟尔河陪伴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直到我们长大离开了家。“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史书记载的河流,很难见到书写西流水的文字。当然这与我国东低西高的地势有关。西流水不是没有,而是不够典范。我的母亲河就是这样的执着的、坚韧的,一如既往的向西流淌着。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一直流向未来。附记:关于讷谟尔河家乡有无数条河流,西流河也不只讷谟尔河一条。西流河与我们这里的地势东高西低有关。因为我的家乡坐落在大兴安岭的南麓。我的童年在一条无名河边度过,她没有名字也没有人去查证她来自何方,流向那里。在河流的两岸,是一片无垠的草滩。牧童在这里有很多种,牧马、牧牛、牧羊、牧鹅鸭、还有专门在这里溜狗的。时逢天津建卫年,而且看到母亲河这样的一个情真意切的题目。心里一直在想关于故乡的几条河流。我应该写那一个。翻阅了大量关于故乡河流的文字,包括过去的县志,镇志,以及相关的文章。参照倪笑春先生的作品,考虑再三,还是决定以讷谟尔河为题来完成这篇文章。因为无论家门前的无名小河,还是镇里的老莱河,还是讷谟尔河,应该说都是西流水,嫩江的文字相当的多,而且也觉得跟我没有多大关联。家门前的小河实在太小,也没有多少典故可以去写。所以用讷谟尔河来寄托游子的声音,比较稳妥。另外因为我祖籍辽宁,并且在太子河,辽河边有过些生活经历,向河流致敬!

讷谟尔河我在他乡为你歌唱文/黎阳二十年的光阴荏苒,并不算短,但却并不意味着很长。对于未满天命之年的我,略显有一点夸张。虽然不能经常回去探望,但这毕竟是真的!我此刻在异地他乡,为讷谟尔河轻轻地歌唱。深深思念那片土地,和那片土地上的村庄。延绵的山岭林莽,渊远的河流,还有河畔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乡亲故友。讷谟尔河简称讷河,清康熙二十四年(年)由齐齐哈尔城至黑龙江城(今黑河市爱辉镇)设"博尔多站"。末代皇后婉容就出生在这里龙河镇的莽鼎屯。这里河流交纵,山式错综复杂、也是当年抗日战争的东北战场。特别是我的家乡老莱镇东风村(如今叫双合村)城堡似的居住结构,多少还能看到当年的模样。我家的几位伯祖,就是在讷河这里走上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树立战功,成为了人民心中的英雄。我也曾经有幸在其中一位老人的身旁生活过几年,那些故事和*公章,是我们家族的荣誉。那些从战火中得来生活的经验和作风,让我懂了那是怎样才是无悔的人生。那一年,我漫步到平津战役纪念馆,站在历史的雕塑面前。心中有无数的祈祷和心愿,心中有数不清的祝愿,我的那些族老们岁岁平安。讷谟尔河,我在他乡为你歌唱。在你的土地上,放飞的鸽子没有遗忘生我养我的家乡。飘香的麦浪,十里稻场,摇铃的大豆,肥硕的马铃薯甜菜。讷谟尔河的秋季,像天下所有的秋季,丰收的锣鼓秧歌,展示着在这片土地上是厚重的文化底蕴。讷谟尔河是雪的故乡,讷谟尔河是诗的天堂。讷谟尔河,我在异乡为你歌唱,歌唱你的过往。在讷谟尔河中静静流淌,流淌一个游子永久的向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黎阳不忘黑土,有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