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红楼梦
TUhjnbcbe - 2022/3/3 15:39:00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淋淋洒洒n多天,终于把《红楼梦》看完了,本该在初中就读的四大名著之一,现在才去读。最早了解红楼梦还是初二语文老师在班里讲解红楼梦的人物关系,以及解析人物的命运,元迎探惜(原应叹息),甄英莲(真应怜),袭为钗副晴为黛影,以及现在还耳熟能详的那几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记得当时我对老师说我要去看这本书,老师说,你一开始就看书人物关系太复杂了,是根本看不下去的。我还真的完完全全看下去了,只不过静下心来看时却是在8年后了。当时听老师讲解贾宝玉和林黛玉时,还傻傻以为都是两个女孩的名字,如今看完整本书,人物很多,关系很复杂,几代人的名字,在不知不觉中都已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

回归到《红楼梦》书评本身,我是真的要疯狂吐槽后40章回的续写,借用李诚儒在《演员的诞生》节目中说的话就是,味同嚼蜡,味如鸡肋,如此乏味!以至于看都看不下去,作者太过于急着把所有人在短短40回中都写死了,导致人物情节发展完全没有了逻辑,宝玉在后40回的思维逻辑不通顺的情况全被作者以一句“宝玉又犯痴呆的病了”全部带过去了,真的一言难尽。续写的人物结局完全没有可共情之处,大家都变得奇奇怪怪,任听续写的作者摆布,没有了灵*与思想,像个牵线木偶,在朝着预定好的结局表演着。所以对于后40回,真的无话可说!

谈谈曹公写的红楼前80回,大观园里的每一个人大到太太姑娘老爷,小到丫鬟妈妈书童,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好或坏,或高尚或丑陋,都是不可否认的存在。曹公笔下的薛宝钗并没有电视剧里演的那么绿茶心机,尽管对薛宝钗的描写笔墨不如林黛玉的多,但感觉也是个善良的人。薛姨妈把黛玉当女儿看待,宝钗也真心待黛玉。林黛玉是个多愁善感的女子,正是因其天生极其敏感的个性,才导致她一生都无法洒脱自在,只能日夜以泪洗面。但难得的是,有人呵护她的敏感,接受她的多心,然后有心地避免,无论是不是爱,都让人觉得很温暖。然后是元迎探惜四姐妹中,我最喜欢探春的个性,尤其是在其一巴掌打了王善保家的后,瞬间出了口恶气,这姑娘绝了,够厉害!其次便是凤姐,凤姐太精通于人情世故了,如果有人情世故这门学科,那凤姐必定是满分,都说凤姐心狠手辣,管理那么大个家族企业,她不拿出点气势来,镇得住谁?但感觉她也是挺可怜的,尽心尽责却从不被别人记住她的好,嫁了个不中用的花天酒地的男人,只能由她撑起了一片天。还有太多太多有个性的女子了,湘云,平儿,袭人,晴雯,香菱,鸳鸯等等,都随着前80回的终结说再见了,红楼梦红楼梦,感觉就是女子的天下,阴盛阳衰,女子撑起的天远比男子精彩地多。

最后便是全书唯一的男子贾宝玉了,其实我在读的过程中倒是感觉宝玉是个很可爱的人,正是因为他从不把丫鬟当做丫鬟,才使得他身边的丫鬟一个比一个有个性,大观园里的所有人都不怕他,他的思想觉悟很高,想法也很单纯可爱,在紫鹃骗其说林黛玉要走的时候,他竟信以为真大疯癫了一场,不知是情真意切,还是年少轻狂,总之挺好玩的的一人。还有时不时地想多了就陷入了痴呆中。贾宝玉成也在贾府,败也在贾府,贾府昌盛时他是多情多才天真无邪的翩翩公子,贾府衰败时他就是街头一无是处自怨自艾的文弱书生,根本撑不起来任何事。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也算是简单的流水账总结了,又多活了一个世界,尽管曹公的后40回丢失了,但不难预料,红楼终究是一梦,所有的人所有的事来也赤条条,去也赤条条,红楼梦和曹公的亲身经历息息相关,他比任何人更懂得红楼梦所代表的含义,假如他真是贾宝玉本玉,在人元归一的那一刹那,他会想起大观园的热闹时刻的。昙花一现只在一瞬间,曾经拥有便已足够幸运了,因此,最珍贵的不是身外之物,而是你遇到过的美好的人,经历过的美好的事,拥有过的美好的情。

/10/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