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希希
作为一档现象级综艺节目,《披荆斩棘的哥哥》播出之后迅速在市场引发反响:哥哥们之间的互动怎么这么可爱?哥哥们的舞台呈现怎么这么精彩?
随着观众和节目互动的增加,节目本身的热度、参赛哥哥的人气也得到相对应的明显提高,而人气提升的过程经过总决赛舞台的渲染到达最大值,在此之后,选手的热度开始朝向两个方向发展:要么提高、要么降低。
至于因为《披荆斩棘的哥哥》所成立的滚烫家族,热度发展朝向后者。
倒不是滚烫家族的热度不够,而是从制作方的角度出发,似乎没有以该男团为宣传点进行安排的工作,团综没有、演员会没有,甚至团员之间的互动也很少见。
原因很简单,《披荆斩棘的哥哥》不同于其他选秀节目,出现在舞台上的艺人拥有自己的经纪公司以及团队,在事业发展的安排上,他们已经具备自己成熟的逻辑线,在此基础上,又怎么可能会接受滚烫家族经纪团队的安排呢?
17位哥哥的想法各有不同,制作方恐怕很难达成一致。
观众不妨将注意力从滚烫家族转移到哥哥舞台上的不同“小团队”:比如大湾区男团、比如晋舞团、比如街道办事hood,相较于滚烫家族的工作安排,这些具备一定cp感的小团队反而更适合抱团在娱乐圈发展。
制作方同样嗅到这一点,在《披荆斩棘的哥哥》结束不久,借助节目的热度,制作方针对大湾区男团制作《大湾仔的夜》,也算是哥哥舞台的发展后续。
相较于大湾区男团,《披荆斩棘的哥哥》其他参赛艺人在比赛结束后的热度下滑明显,一旦缺少节目本身的热度,再加上艺人的事业发展没有明显起色的话,哥哥们的热度不过是昙花一现。
从选手的整体发展后续进行分析,借助《披荆斩棘的哥哥》所累积的人气继续工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大湾区团综口碑翻车
《披荆斩棘的哥哥》结束之后,观众的期待点放在大湾区团综《大湾仔的夜》节目上,毕竟几位来自大湾区的艺人在《披荆斩棘的哥哥》舞台上呈现出非比寻常的魅力,人气提高的同时市场口碑同样出彩。
制作方又怎么可能不利用几位大湾区艺人的热度呢?
陈小春、张智霖、谢天华、梁汉文、林晓峰五人的故事从《披荆斩棘的哥哥》来到《大湾仔的夜》,只是两档节目在市场的走势并不同。
热度方面,借助《披荆斩棘的哥哥》舞台口碑,《大湾仔的夜》在开播前得到不少观众的